“多肉植物”正當紅 辦公室打造微型花園
花園生活固然愜意美好,但并非人人都能輕易擁有,于是,大多數人將對花園的向往寄托在陽臺或辦公桌的一花一植中,在蔥郁的綠色中找尋花園的痕跡。對工作緊張交際繁忙的都市中人而言,時下正紅的“多肉植物”儼然就是打造微型花園的最佳單品。
Hello,肉先生
種植是件很私人的事。在自家的陽臺或者辦公桌上養什么植物,大抵是能看出一個人的趣味的,比如薔薇的小資情調,或者梔子的文藝清新,而但凡是個吃貨,總能隨時在陽臺上掐一把薄荷、紫蘇類的香料……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心水植物,但“多肉”是個例外。
很多人都愛多肉,這些最初被歐洲人從沙漠中發現的植物,在被傳入日本后煥發了新的生命力,如今在多肉組合中流行的雜貨鋪風格就是根植于多肉種植的日式潮流。當多肉來到中國,其躥紅速度不容小覷,代表植物玉露,更是超越兩大春天熱門植物:迎春花和藤本月季,成為淘寶飆升最快的搜索關鍵詞。仿佛一夜之間,人人在談論“多肉”——小清新愛它千姿百態的模樣;文藝范則為“藍松、姬玉露”等文縐縐的名字所動;輕熟女對它憨態的“萌”相招架不住;OL們則喜歡它的實用主義:養在辦公室,不用澆太多水和打理,也不怕泥土弄臟寫字臺和地毯,更令人欣慰的是,它甚至都不要求你有一只花盆,茶杯、飯碗,甚至一只便當盒都能成為它的樂土。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多肉大軍,愛好者干脆把這些小植物稱為“肉肉”。確實,和草本、木本植物不同,多肉植物由于大部分生長在干旱或長時間干旱的地區,每年有很長的時間根部吸收不到水分,僅靠體內貯藏的水分維持生命,造就了其厚實充滿漿汁的葉片,從而展現出形態各異的奇特造型:嬰兒肥臀般的生石花、似嬌桃飽滿的桃美人、像千層塔一樣玲瓏堆疊的茜之塔、形如火苗的火祭……
所謂一花一世界,多肉植物給人更多的是安靜的陪伴,卻能給予持續的正能量。這些個頭不及半個手掌的多肉植物,擁有和身形不相稱的吸引力,讓越來越多的人為這種生命力所感染,并一發不可收拾。
入門級多肉推薦
銘月:有著多肉家族中極為少見的明黃色調,這一點足以讓她在各色多肉組合中脫穎而出。栽培繁殖簡便,很適合初學者。
姬玉露:管理十分簡單,室內的散射自然光即可滿足需要。在炎熱的夏季會進入休眠期,秋天才恢復旺盛生長,所以夏季不宜過多澆水。
熊童子:株型不大,但是分枝很多,毛茸茸的一團憨態可掬。和大部分多肉植物一樣,熊童子喜歡溫暖干燥的環境,不耐潮濕寒冷。
雪蓮:生長比較慢,冬季低于5℃則進入休眠,這一階段可以基本停止澆水。生長期澆水也需要非常注意,因為水滴如果弄到葉片上會留下難看的疤痕。
購買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網上購買多肉植物,在網購前一定要問清楚植物的規格,如球形多肉一般以直徑標示,買貴重多肉時則需要看清細部,以辨認是否有瑕疵。網購多肉植物并非帶盆帶土為好,因為大棚養的植物上盆賣用的土都比較差,病蟲菌多,好土都留給了苗。如果網購距離近,兩地環境差異不大,帶盆帶土問題不大。如果距離遠,尤其是南北方的差異,如果還用原來的土,就不適合當地環境。
光照
多肉植物需要很多的陽光才能健康成長,如果葉肉出現長得又高又稀的“徒長”現象,則說明它缺乏足夠的陽光。但也不能將它們放到陽光強烈的地方直曬,最好是將多肉植物放在戶外有陽光但并不直射的地方,早晨的光度和下午有光的陰涼處是最適合他們生長的地方。如果在室內,則需要把它們放在那些白天都可以接收到光照的地方。
澆水
葉子越厚的多肉需要的水分越少。一周之內進行一次徹底的澆水比多次少量的澆水更適合多肉。澆水原則是見干見濕,就是土壤干透了的話,就澆透水。如果不好判斷土壤是否干透,可以插個牙簽在土里,要澆水了就看牙簽的干濕程度就好了。新手如果掌握不好澆水的量,則寧干勿濕。
通風
通風很重要的,特別是陰雨天氣一定要加強通風,否則容易爛根。
編輯:山水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