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淦:劃定生態紅線 保護森林草原濕地湖泊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主任孫淦19日在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大會發言中透露,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上,各民主黨派中央和政協委員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共提出提案1610件。其中,加大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方面的提案482件,呼吁積極應對森林資源過度消耗、草原退化、濕地萎縮、湖泊污染嚴重等威脅我國生態安全的一系列問題。
提案委員會實地調研生態問題
面對威脅我國生態安全的一系列問題,孫淦介紹說,提案委員會將此列為重點督辦提案,聯合國家林業局、農業部、水利部赴內蒙古、黑龍江進行了實地調研。
內蒙古、黑龍江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屏障,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部分生態狀況有所改善。但由于氣候、歷史等原因,自然生態系統持續退化的總體態勢尚未得到根本改變,生態環境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和緊迫。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擴大、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開墾、圍墾、開礦、采石、采沙、旅游開發等用地需求,對林地、草原、濕地、湖泊的“蠶食”日益加劇。”孫淦指出。
我國濕地面積近10年間減少約200萬公頃
孫淦在發言中指出,據統計,全國每年林地轉為非林地約166萬多公頃;每年被征占用或開墾的草原面積在30萬公頃以上;我國濕地面積近10年間減少約200萬公頃。黑龍江三江平原的自然濕地,由解放初的500萬公頃銳減到目前的91萬公頃;全國圍墾湖泊面積130萬公頃以上,湖泊消失1000多個。
目前,我國人均森林面積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積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7;人均自然濕地面積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15%;90%以上的天然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中度以上明顯退化草原占50%。
全國面積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中,有231個存在不同程度的萎縮,湖泊總儲水量減少517億立方米(不包括干涸湖泊),湖泊水體污染和富營養化日趨嚴重。
建議劃定并嚴守生態用地保護紅線
孫淦建議,制定生態保護和建設的總體規劃,確定我國森林、草原、濕地、湖泊等生態用地保護紅線。把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約束性指標和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
同時,孫淦指出,應當堅持依法保護,完善政策體系。“像支持教育、衛生事業發展一樣,將生態建設納入公共財政支出,增加在總支出中的比重,建立財政投入的長效機制。鼓勵和支持社會民間資本進入生態建設領域。”
除此之外,孫淦常委呼吁,繼續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繼續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和長江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重點湖泊水資源保護和污染治理以及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重點工程。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江西成立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
近日,江西省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成立,聘請復旦大學教授陳家寬擔任顧問。本屆專家委員會由來自生態環境、氣象、土壤、地理、監測、動植物保護等各個領域的31名專家委員組成,其中外省專家7名。【詳細】
??谑袧竦乇Wo協會成立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詳細】
我國濕地保護率達49.03%
濕地通常是指陸地和水域的交匯處,中國的濕地資源豐富,城鎮濕地發揮著洪水控制、水源供應、廢物處理、綠色空間和生計來源等多種功能,是城市重要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承載著城市豐厚的人文積淀,為宜居城鎮創造條件。【詳細】
天津五大工程推動濕地保護與恢復
從天津市林業局獲悉,今年起至2025年,本市將通過實施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點歷史遺留清理工程、生態移民工程、土地流轉工程、生態補水工程、濕地修復工程,推動全市濕地保護與恢復,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共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