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告別城中村,又要打造城中城?
如果非要選擇的話,我就選擇反對現在的規劃。好的地方,基本上每個地方都應該有人文的地方,廣州缺少文化,或者是文化沒有很好地保留。
廣東省環境藝術設計行業協會總監布爾古德
廣州各個區不約而同推出大規模新城規劃是“瘋”了,因為土地承載能力是有限的,但現在新城規劃對土地承載是無限擴張的。
北京土人景觀與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龐偉
白云新城、國際金融城、海珠生態城、知識城……遍地開花的廣州新城規劃逐步浮出水面后,廣州似乎進入了打造“城中城”階段。在昨日“羊城設計聯盟”論壇上,就“城市是規劃出來的嗎”話題,廣州規劃專家、政協委員和開發商進行唇槍舌劍的辯論。
發力不均或再釀交通問題
近期,廣州海珠生態城等新城規劃陸續披露。有種觀點認為,過去廣州“城中村”為人所熟知,現在似乎又進入了打造“城中城”階段。城到底是否可以通過規劃去產生?
中山大學教授、廣州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顧問總規劃師袁奇峰認為,廣州市“1+2+3+9”的總體規劃面臨尷尬的狀態,其中的“9”是指白云新城等9個區域副中心,這些區域是廣州著力要打造的。因為副中心是在都市區內部,形成多個聚集的中心 ,這樣分布的好處是避免交通聚焦,使城市的結構更加的優化。這種模式最好的樣板就是東京。袁奇峰指出,廣州本應該將重點力量投入白云新城、臨港新城等新興副中心,但現狀卻是將重點力量放在國際金融城,這使得原本正在從單中心化走向多中心化的城市結構,又縮回單中心區域,這將帶來交通等方面的問題。
臺風洪水經過地也開發建樓
北京土人景觀與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龐偉稱,他統計發現,廣州的9個新城規達到了一千七八百平方公里。這么大規模范圍內,有很多土地事實上是不適應開發的。但現在規劃時多不管地塊是否臺風、洪水等習慣經過的地方,而是直接開發建設。這種很少詢問大自然態度的規劃,將會付出一定的代價。比如,天津開發區的鹽堿地上,種一棵樹需要比其他地方高幾倍甚至十幾倍的成本,這僅能在經濟走好的情況下維持。
廣東省環境藝術設計行業協會總監布爾古德提出,現在的城市規劃是否太偏重于高樓大廈,是否應該更多的考慮人文氣息。“ 如果非要選擇的話,我就選擇反對現在的規劃。好的地方, 基本上每個地方都應該有人文的地方,廣州缺少文化,或者是文化沒有很好地保留”。
9個新城規劃是在大擴張?
廣東省政協委員李公明認為,城市發展要尊重和承認自然生長,同時也要公平合理的發展規劃進行引導。他就“城中城”提出7個疑問,其中包括對廣州城中城規劃定位合理性的質疑。
龐偉認為,廣州各個區不約而同推出大規模新城規劃是“瘋”了。因為土地承載能力是有限的,但現在新城規劃對土地承載是無限擴張的。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航拍廣州最大的濕地公園——南沙濕地公園
南沙濕地公園位于廣州市最南端,地處珠江出海口西岸的南沙區萬頃沙鎮十八涌與十九涌之間,總面積約10000畝,是廣州市最大的濕地公園,是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息地之一,也是夏季觀賞荷花荷葉的好去處。【詳細】
第二屆“設計城市”研討會在廣州舉行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為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精神,11月24日,由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華南理工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二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