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儉:災后重建 尋找平衡點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周儉教授的另外一個身份是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這也讓他在蘆山地震后成為首批進入災區查勘災情、規劃重建的不二人選。
5月31日,在上海同濟大學賓館明亮的會議室,周儉接受了記者的獨家專訪。總結起災區工作的感受與思考,周儉強調,“災后重建規劃要有清單和項目庫,不能為了早開工,就盲目上馬項目。就地安置與異地重建的執行主體并不相同,需要找到其中的平衡點;重建政策的制定也需要廣泛征求民意,在平衡公平的基礎上有序推進;尤為重要的是,重建規劃與城鎮發展也要找到恰當的平衡點,為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6月5日,我們將向四川省政府領導匯報寶興縣的重建規劃。6月20日,全部規劃必須完成。”周儉告訴記者。
“斷裂帶上未必不能建房”
從4月28日臨危受命組織第一批人員趕赴地震災區,到5月5日、7日先后派遣第二批、第三批專業技術人員馳援,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在天災降臨的時候,表現了高度的責任和擔當。
作為汶川地震時成都地區救災規劃的承擔者,同濟規劃院此番再次出馬,自然有了充足的經驗和準備。
“地震給寶興縣造成的直接損失并不大,比蘆山縣輕。但其潛在的次生地質災害問題卻比較多,滑坡、飛石、泥石流都可能出現,與外界的交通受阻是最大問題。”周儉稱,“盡管雅安三個受災最嚴重的縣與汶川同屬于一個地震帶,但從寶興縣的實際情況看,房屋受損情況并不嚴重,尤其是汶川地震后新建的公共建筑幾乎未受影響”。
因此,“地震斷裂帶上不能建房子并沒有絕對的科學依據,關鍵是看采取怎樣的設計與工程措施。”在周儉看來,“地質災害治理才是第一位的。改變寶興縣的現有道路布局,就可以避免許多居民點受到影響。”
據了解,寶興縣縣域面積有3100多公里,人口只有5.4萬。但是多達95%的面積在大熊貓世界遺產保護范圍及其緩沖區內,只有5%的面積可以用于建設,以至于其3個鎮、6個鄉的建設用地十分緊張。經歷此番地震后,幾乎沒有新的建設用地可供選擇。
如何既避開地震危險地帶,又克服用地局限,成為擺在災后規劃編制者面前的第一道難題。
“對寶興而言,既不能放棄,也不能擴大,遷址并不利于發展。寶興不能靠規模性發展帶動經濟發展,而應在有限的空間內創造經濟效益。”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