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下中國城鎮化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他山之石:吸取國際經驗與教訓
17世紀在歐洲興起的工業革命開啟了人類社會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在漫長的城鎮化進程中,歐洲也曾遭遇環境污染、垃圾處理、住房短缺、交通擁堵、失業激增等一系列城市問題,并在不斷實踐和反思中發展了較為豐富的城市規劃思想。
歐洲各國政府很早就將控制大城市規模迅速增長、引導產業和人口向落后地區流動作為城市規劃的主要目標。1801年倫敦人口為95.9萬,1901年為454萬,城市規模的快速膨脹令城市交通擁擠不堪,公共衛生條件惡劣,住房嚴重短缺。1937年成立了巴羅委員會研究解決倫敦人口和產業過度集中的問題;1944年發表的大倫敦規劃提出用綠帶限制內城擴張,在綠帶外圍設立8個距市中心32-50公里的衛星城,控制中心城蔓延;放射線加同心圓,疏導過境交通的空間發展模式,成為戰后世界各國效仿的大城市發展空間策略。
20世紀以前,由于人口迅速膨脹、失業與貧困問題嚴重,多數歐洲城市存在住房短缺、疾病蔓延、犯罪率高和貧民聚居等社會問題。直到政府全面介入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這些社會問題才得到明顯緩解。這表明,城鎮化意味著政府職能的擴大與轉變,城市管理與公共服務成為政府日常行政的主要內容。城市公共服務在歐洲被認為是人們生活中的一個中心點,分為國家和當地層面上的公共服務,保證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完善的服務,以此來打造經濟、社會、地區的凝聚力,同時創造可持續性。對于正在尋求新型城鎮化的中國而言,避免走歐洲城鎮化早期“先出問題再治理”的老路,才能大大減少城鎮化進程中社會問題的沖擊。
城鎮化不僅是硬件的建設,也要有軟件的建設。譬如文化遺產保護問題,不僅要完善技術手段,還要注意相關法規的建設,培養市民的保護意識,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不僅要靠政府的努力,還要有民間團體的積極參與。城鎮化不僅僅是把鄉村建設得如城市一樣擁有綠地、文化場所、公園、體育場館,城鎮化更應該改變人的生活方式。
如何攻玉:規劃應與國情相結合
很多歐美國家經過幾百年的城鎮化發展,將古典文明和現代要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現在呈現出非常好的結果。但是,我們的借鑒學習要建立在與國情結合的基礎上,避免全盤照搬。李鐵說,他曾經遇到一個市長信誓旦旦地要把城市打造成中國的達沃斯。“他只知道達沃斯是歐洲很著名的城鎮,想把它全盤復制到中國,卻沒有考慮到,達沃斯與中國的城市情況有很大差別。達沃斯的每棟房子是私有的,我們是房地產開發的。城市可以搬過來,制度是不能照搬的。”
“中國有很多規劃案例學習美國建設寬敞的馬路、大量的森林公園和生態綠地,卻忽略中國資源稀缺的事實。中國人口是美國的5倍,資源卻不足美國的1/2;中國的國土面積與美國相當,農業人口卻遠遠高出美國。學習美國、歐洲建大面積的生態公園,在中國就是浪費土地資源,也會影響城市其他功能的體現。”
“很多國外的規劃師把中國作為實現自己規劃理念的試驗田,既有建筑的試驗田,又有城市規劃的試驗田。這些試驗田很好看,可是中國有13.4億人口,今后還將面臨3-4億人口進城,我們需要生活水平相當的空間,不能是貧民窟,但也不是追求高檔小區?,F在很多地方政府說要建設國際化的大都市,建設生態視覺的城市,這與中央提出的城鎮化政策大相徑庭。”
城鎮化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這已經成為舉國乃至全球的共識。但同時,發達國家對此也有一定擔憂:中國城鎮化的高速發展必然帶來資源的消耗和環境的污染。因此,我們要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城鎮化道路,學習發達國家已有的經驗,合理引用他們的管理技術,矚目于能源高效利用以及低碳排放,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打消其他國家的擔憂。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北京首發森林體驗指數
很多森林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因風速、濕度、負氧離子濃度等的不同,游憩的感受相差很大。到底哪片森林更適合您的出游需求呢?昨天,北京首次上線森林體驗指數,為市民走進自然踏青賞花提供參考【詳細】
“十四五”期間 四川力爭建成200個體育公園
通過重點推動體育公園建設、綠道建設等場地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便民利民的場地設施等手段,扎實推進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作,完善四級全民健身設施體系,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15分鐘健身圈需求【詳細】
河北定州加快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定州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籌辦河北省第七屆(定州)園林博覽會兩項工作做為彰顯特色、打造品牌的重要路徑,做為提升文化、惠及民生的重要載體,圍繞城市框架拉伸、文旅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新興產業布局做文章【詳細】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