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吉創新品牌 打造梔子花產業鏈
2013-06-17 13:40:13 來源:杭州日報 瀏覽次數:
安吉天子湖鎮余石村,國內少有的萬畝水梔子種植基地。每年的5月底6月初,村內這片曾長滿荒草的山頭,會被花開如雪的水梔子裝點得異常優雅。“色疑瓊樹倚,香似玉京來”,劉禹錫詠梔子花香色傳神,記者剛到村口,水梔子的清香便遠遠撲來。
經過十幾年發展,如今,天子湖鎮超過萬畝的水梔子種植規模每年給村民帶來2000余萬元經濟收入。去年年底,天子湖鎮獲得“浙江省水梔子之鄉”稱號,使水梔子種植產業再度成為焦點。
一朵水梔子富了村民
每天早上7點左右,66歲的余石村村民李峰便會出現在2米高的水梔子田里,除草、施肥、觀察水梔子的生長情況,幾個山頭一遍走下得花三四天時間。“梔子花的花期只有10天左右,花謝了就開始慢慢長果子,等到11月中旬就可以采果了。”李峰說,他山上的700畝水梔子鮮果產量在200噸左右,鮮果最高價曾賣到10元/公斤,一般價格在7元/公斤。“刨去成本,每年凈利潤可達100多萬元。”
為什么水梔子會帶來如此大的效益?李峰介紹,水梔子是國家首批公布的藥食兩用資源,作為世界流行的新型天然色素被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化妝品三大體系。“水梔子的幼苗是1元多一顆,1畝可以種200顆,加上土地租金、開荒、施肥、人工等成本,700畝成本不過50萬元左右。”李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成本低,市場需求量大,水梔子種植使天子湖鎮的村民嘗到了甜頭。
如今,天子湖鎮成了國內最大的水梔子種植基地之一,每年為村民帶來經濟收入逾2000萬元。
小山村成水梔子之鄉
早在1999年,由安吉縣科技局牽頭,從臺灣引進成果型的水梔子新品種,并聯合杭州一家企業在天子湖鎮試種推廣。目前,天子湖鎮大大小小的水梔子種植戶已有百余戶。去年年底,天子湖鎮獲得了“浙江省水梔子之鄉”稱號。
十幾年中,小山村發展水梔子種植并非一帆風順。孟照銀是安吉金色水梔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回憶說,2005年至2006年,水梔子鮮果僅為1.5元/公斤,加上鮮果易腐爛難儲存,一直處于虧損狀態。2007年,鮮果價格繼續走低,來自全國各地的客戶轉而收購干果,因為缺乏烘干技術,近一半鮮果爛在倉庫里。
痛定思痛,孟照銀當年就注冊成立安吉金色水梔子科技有限公司,并投入60多萬元從廣西引進烘干設備,在天子湖園區創辦了小型加工廠。“創辦縣內首個水梔子烘干加工廠,不僅讓我保障了自家的水梔子銷售,還從中賺取差價,使產業鏈在當地得到了延伸。”孟照銀的決定讓水梔子種植轉危為安。孟照銀說,他希望能把水梔子做成繼安吉白茶之后的另一大產業。
產業品牌有待創新
盡管水梔子的發展勢頭良好,但天子湖鎮農村發展局副局長朱德忠的擔憂仍然存在。他說,目前水梔子基地的管理技術還很難跟上,技術人員缺乏,使水梔子的產量和質量逐年下降;再者,鎮內真正上規模、上檔次的基地不多,散戶種植一哄而上,盲目跟風,從長遠看,給穩定發展水梔子產業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為此,朱德忠積極利用鄉鎮的平臺資源為梔農們服務。“鄉鎮將利用合作社作為創新平臺,指導水梔子生產向產業化、規?;较虬l展,在進一步合作和深化已引進的加工企業基礎上,積極向外拓展。水梔子產業發展亟需提升質量,創新品牌,使水梔子產業發揮出更大效益。”朱德忠說。
編輯:wenweihua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花卉界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ɑ茴I域兩項成果獲獎,分別為南京農業大學菊花課題組負責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發棣主持完成的【詳細】
北京盆花淡季來襲行情持續走低
7月以來,天氣炎熱,北京盆花市場迎來淡季,整體銷量下滑,走貨緩慢。紅掌價格與上月相比無較大變化;蝴蝶蘭主要為租擺拿貨,價格與上月持平;鳳梨品質高的走貨量大;綠植、小盆花等走貨量下降。【詳細】
浙江大力推進綠色發展 打造美麗中國示范區
近日,《浙江省生態文明示范創建行動計劃》發布,提出今后5年全省將以此作為生態文明和美麗浙江建設的總抓手,力爭各項生態環境建設指標繼續走在全國前列,打造美麗中國的示范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