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花卉項目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近日云南省科技創新大會暨2012年度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昆明舉行。在195項(人)獎勵項目中,由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昆明虹之華園藝有限公司,云南云科花卉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完成的《主要鮮切花種質創新與新品種培育》項目獲得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據悉,該項目實施6年來形成國家技術發明專利12項,其中授權3項,受理9項;育成優良新品種86個,其中受理52個,獲授權34個;發表論文47篇,其中SCI收錄期刊4篇,核心期刊38篇。目前項目成果在生產重點區域及核心企業進行了大規模應用,取得了極其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該項目負責人、云南省農科院花卉研究所所長王繼華介紹:項目組首創的“零專利費”授權使用品種權,使成果快速推廣、大規模應用,持續提升了我國自育花卉新品種的市場份額,同時建立起立足云南、服務全國的推廣應用網絡。目前新品種和技術成果已推廣至寧夏、山東、江蘇、河北、遼寧、四川、新疆等切花主產區。在云南省內,應用成果覆蓋了昆明呈貢、晉寧、嵩明、宜良等縣和玉溪市、曲靖市等云南省的鮮切花主產區,占全省鮮切花種植面積80%以上。尤為重要的是項目形成的具自主知識產權品種的種苗和鮮切花已出口至俄羅斯、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牙、新加坡和越南等國際市場,實現了我國自主知識產權品種種苗出口的零突破。
在經濟效益方面,該項目通過對‘云艷’、‘蜜糖’、‘粉妝’、‘云紅2號’和‘云戀蝶’5個專利新品種進行有償轉化,轉讓金額達528萬元。這些月季、百合、香石竹、非洲菊、菊花的新優品種,配合相應的繁育及栽培技術,在昆明錦苑花卉產業有限責任公司、通海麗都花卉有限公司等11家核心應用企業和貴州省植物園、通海鵬成花卉專業合作社、通海縣花卉協會及日本振興企業株式會社、日本大羽圓蕓、馬來西亞、越南等9個主栽片區或企業進行大規模示范應用,總面積達11.53萬畝,總產值達17.19億元,新增產值5.29億元,節支總額1.85億元,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
此外,該項目創新形成的新品種和新優技術覆蓋了80%的云南鮮切花種植區,占全國鮮切花產值的1/3以上;以項目組成員為主體構建起“國家地方聯合花卉工程中心”等3個國家級平臺及“云南省花卉創新人才團隊”等5個省級平臺;造就一批“高技術產業化示范企業”及名牌產品,顯著提升了“云花”產業及“鮮切花育種團隊”的影響力;成果帶動自育品種市場占有率不斷增加,不僅首次打破了國外的品種權壟斷,且大幅提升我國花卉的自主創新能力;項目造就了錦苑、麗都、英茂、明珠4家“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范企業”,云科與虹之華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保護區
高原出平湖,難能可貴,于是人們習慣性地把這些大湖大河稱為“海”。知名的麗江拉市海,不是海卻有比海景還要美的海景。【詳細】
云南:設立鮮切花高鐵快運物流園區
云南是亞洲鮮切花交易中心,與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及非洲的肯尼亞并稱【詳細】
高海拔芍藥鮮切花栽培技術
一、品種選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