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競逐城市群 新一輪城鎮化換湯還需換藥
城市群的概念由來已久,6年前的2007年,國家發改委相關研究員在媒體撰文指出,“中國將形成十大城市群”,并預測若干年后,“中國五城市群可能進全球十強”。6年后的今天則提出,未來城鎮化將以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為目標,全面提升東部三大城市群發展水平,并培育壯大17個區域性城市群。
要說如何發展城鎮化,眾說紛紜,沒有定論,但無論是“城市群式的城鎮化”還是以前的“城市化的城鎮化”,如果都能遵守新型城鎮化“以人為本”的特點,而僅僅只是叫法上的不同,那倒無可厚非。因為實踐證明,當前,中國的特大城市發展遭遇到極大挑戰:一是承載力接近極限;另一方面,中國的城鎮化必須和發展好“三農”問題結合起來,需要一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發展來支撐“三農”的發展;此外,出于國土安全的因素考慮,不能完全按經濟規律而需要在一些特殊地方布局一些中小城市。發展城市群的好處一方面是可以妥善解決各級城市的布局、融合問題,實現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良性互動。
但關鍵是如何把握“度”。據媒體報道,由于多地爭相希望將各自區域的城市群規劃納入國家城鎮化的總體規劃中。更增加了人們對此城市群式城鎮化“換湯不換藥”的擔憂。人們擔憂也并非總是“杞人憂天”。以往“經濟圈”發展時期表明,有些地方為了爭取自己劃入某一個經濟圈中,能申請到發展優惠政策,不惜“畫地為牢”,行政分割現象嚴重,嚴重阻礙了各地的發展;再者,有些地方通過弄虛作假手段、削尖腦袋想擠進經濟圈中;而有些城市既便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進去了,但由于沒有合理規劃、本身并無競爭優勢,又無支柱產業支撐,很難與經濟圈中的產業進行有效銜接,只能處于“出不來進不去”的尷尬境地。
如果“度”把握不好,再次淪為“攤大餅式”的城市化也不是危言聳聽。新一輪城鎮化下的城市群發展必須防止城市群建設未到,房地產先熱的局面,杜絕房地產炒概念現象。石家莊與首都經濟圈的幾次過招就是實例。過去十年,為了消除“環京津貧困帶”,河北省一直在積極對接京津兩地求發展。5月20日和5月22日,河北省分別與天津和北京再次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以共同推動首都經濟圈的發展,河北省上下為此概念而興奮不已。不過,北京方面對此頗為冷淡。半年之后,河北省方面也開始冷卻這一概念,不在媒體上重點提及。據稱,冷卻源自對北京周邊的河北區縣房價飆升的擔憂——北京需要轉移產業和人口,但周邊房價的飆升并無益于這種轉移。原因在于,在首都經濟圈規劃正式提出之前,萬科、五礦和合生等眾多房地產企業已聞風而動,紛紛進駐香河、燕郊和廊坊等環首都綠色經濟圈的地區。環北京的河北十幾個區縣很快就迎來了新一輪的圈地運動。隨之而來的就是房價飆升。
再次,要防止“虹吸現象”的出現。“虹吸效應”多出現于區域一體化進程中,認為其動因在于總部經濟效應的出現、區域一體化進程對先進與落后地區的影響存在差異。須正確認識區域一體化進程中的"虹吸效應",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努力減緩區域一體化進程中的"虹吸效應",消除區域一體化的行政手段限制,加大各級政府對區域一體化的支持力度,加快區域一體化的基礎設施建設。例如北京,作為中國首都,北京一直以來在招商引資、政策扶持、金融支持等方面都享有明顯的優勢,而這種待遇上的不平等直接造成北京對周邊資源的“虹吸效應”。由于產業結構失衡、公共職能部門聚集等因素,多年來,北京對周邊省區的影響更多是吸收資源,而不是輻射帶動。比如首都周邊地區的人才、資金、資源都不同程度向北京集中。這既造成了環首都區域貧困帶的形成,又使得北京在快速發展中陷入了諸多城市病之中。城市擁堵、房價高企、資源緊張、環境惡化等突出問題開始限制北京的進一步發展。而此時,正需要通過相應的規劃和制度安排,解決這些問題。
而在新一輪城鎮化規劃中如何防止這一現象的出現?這次城市群的發展應以幾個城市為中心發展代替單個城市發展模式,由于現階段各地發展不均衡,各城市之間發展差別很大。有的進入發達城市行列,有的則還是停留在剛剛起步階段,如果以單個城市發展為核心,勢必造成各種資源,包括,科技、金融、物流以及人才等都集中在單一核心城市,中心城(小區網 論壇)市周邊的地區相反會因為優勢條件都被搶奪走了,發展更是難上加難。而如果是以2個或2個以上的城市為核心,劃分為二級城市群,在各個不同的小城市群體中,因地制宜,制定相對應的發展模式,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等到各個小城市群都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再融合為一個大城市群。
但不論是以多個城市為核心還是單個城市為核心發展,都要注意合理布局產業轉移,新型城鎮化關鍵是如何處理好產業轉移。才可以以產業吸引人才聚集,形成產業發展半徑,提高人才穩定度以及行業發展連貫性。通過成熟的產業向城市群中周邊的地區轉移,既可以緩解已經相對飽和的中心城市容度,又可以帶動周邊地區發展,讓人們生活在“20公里”生活圈內。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喬新生:中國城鎮化發展的新動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特別是社會保障規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外來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發展就是不科學的。【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