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地區最大芍藥觀賞基地在內蒙古建成開放
華北地區最大芍藥觀賞基地6月1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建成開放,游客可盡情欣賞“芍藥打團紅,萱草成窩綠”的美景、感受芍藥花色香美艷的魅力。
這個芍藥觀賞基地位于和林格爾縣南山公園,總投資約1000萬元,種植芍藥350畝、20多萬株、140多種,其中有金帶圍、大富貴、蓮臺、香玉、五龍冠玉、滿堂富貴、楊妃出浴等30多個珍稀品種。進入6月份,這里到處呈現芍藥花爭奇斗艷、蜂蝶飛舞的景象,游客可親身體驗“人在花叢游,心在花間飛”的樂趣。
芍藥別名將離、婪尾春,是世界名花和著名藥材,古人習慣稱“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親人離別時贈芍藥是我國一種古老民俗。和林格爾縣是文化古城,鮮卑族曾在這里建都盛樂,種植芍藥歷史悠久,是中國芍藥的原產地之一。
據和林格爾縣副縣長任瑞介紹,和林格爾縣于2004年秋季從山東菏澤地區引進芍藥進行大面積人工栽培,2006年這批芍藥全部開花,花期達兩個月之久。去年白露節氣過后,當地緊緊抓住短暫的芍藥種植季節,先后完成整地、施肥、劃片、調苗、種植等工作,南山公園芍藥種植面積由50多畝猛增到350畝,成為華北地區最大芍藥觀賞基地。
內蒙古自治區旅游局巡視員馬永勝說,近幾年內蒙古旅游部門依托和林格爾縣芍藥種植資源,大力整合芍藥文化旅游資源,重點推出內蒙古盛樂芍藥旅游節這一重要旅游節慶活動,相繼舉辦芍藥文藝演出、芍藥攝影作品展、芍藥旅游研討會等系列活動,進一步擴大芍藥文化影響力。”
編輯:山水百合
相關閱讀
內蒙古圖博勒國家森林公園申報成功
近日,在北京舉辦的國家森林公園設立評審會上,通過觀看申報視頻、公園創建匯報、評審論證及現場答疑等流程,呼倫貝爾阿榮旗申報的內蒙古圖博勒國家森林公園得到了與會22位專家的一致肯定,獲得全票通過,申報成功。【詳細】
內蒙古林業生態建設年均超1000萬畝
近年來,在國家林業生態建設專項資金支持下,內蒙古以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為目標,不斷加大林業生態建設力度,每年完成林業生態建設任務超過1000萬畝,約占全國林業建設總任務的10%,累計造林面積居全國首位。【詳細】
從生態鏈到產業鏈 內蒙古治沙成果顯著
1947年5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宣告成立,成為新中國實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光輝起點。70年來,內蒙古各族人民在黨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守望相助,各項事業顯著發展。多年來,內蒙古堅持生態治理,先后實施了京津風沙源、天然林保【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