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國:百合花香飄萬里
“這個棚子里的花趕快整理一下,西安的馬總今天都催貨了。”前不久的一天下午,記者在安吉縣天子湖鎮溪港村百合花種植基地大棚內看到,這里一派繁忙,工人們忙著修剪、捆綁百合花,以及將這些包裝好的花裝車運送。
在百合花存放房內,安吉別樣紅花卉合作社負責人李衛國正在仔細地打包百合花。
據悉,李衛國于2009年投身百合花種植。他為自己的百合花基地建設可謂花足了心思。他一邊挑揀著花,一邊說:“百合花從播種花種到含苞欲放需要4個月時間,生長的溫度要控制在10到25攝氏度之間,在培育期間需要及時給百合花升、降溫,澆水也要點到為止,原因在于百合花是球根植物,水澆多了根便會爛掉,整株百合花就沒用了。”他還介紹,百合花的出花不適合在八九月份,溫度越高百合開花就越快,而花苞到開花只要4天,如果在八九月份出花,那么很多百合花將銷售不出去了。 8至10月、 12月、 1月都是適合百合花植種的時間。
該種植園中涵蓋了4個百合花品種,索邦、西伯利亞、黃天霸和木門等。其中以索邦和西伯利亞最為暢銷。
據李衛國介紹,種植基地內原有可用地200畝,今年又新流轉了100畝,打算擴大生產。“前幾年的百合花都是每年種植3期,每期用地70畝。今年預計可以種植4期了。”李衛國說,“這第一期的百合花是從今年的1月份開始種的, 5月初開始銷售,一直可以賣到7月份。大棚內的百合花都是銷往上海、武漢、西安、鄭州等地。每畝產量8000株左右,每株賣3元多,每畝毛利潤最少也有2.4萬元。”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花卉界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花卉領域兩項成果獲獎,分別為南京農業大學菊花課題組負責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發棣主持完成的【詳細】
北京盆花淡季來襲行情持續走低
7月以來,天氣炎熱,北京盆花市場迎來淡季,整體銷量下滑,走貨緩慢。紅掌價格與上月相比無較大變化;蝴蝶蘭主要為租擺拿貨,價格與上月持平;鳳梨品質高的走貨量大;綠植、小盆花等走貨量下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