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綠化墻亮相福州金山 花草種墻上還自動澆水
綠色植物被安放在鋼架內,形成一堵綠化墻
五層樓高的墻上,種著各式綠色植物,形成一塊高約20米、寬約9米的綠色“熒幕”……近日,福州金山橘園洲工業園區內,三棟由舊鞋廠改造而成的創意園建筑,新出現了一堵全生態垂直綠化景觀墻。據介紹,這種綠化墻在福州很少見,借鑒了臺灣的做法。
據悉,綠化墻上的植物,包括鵝掌藤、波斯頓蕨、蚌蘭、主焦和金露花。這些綠色植物,被間隔安放在大樓外墻的鋼架結構上。
“每株植物都住著"單間"。”創意園工作人員說,鋼架結構上的每個花盆就像獨立住戶,每個小花盆都由一根細細的水管連通,用來供水。綠化墻采用自動化電子控制滴灌系統,管理員只要按下電子控制器,就可設定每周澆水次數、澆水時間、澆水時長。由于綠化墻選用多年生植物,可以保持2到3年,無需經常更換。
編輯:山水百合
相關閱讀
臺灣屏東:小鄉村里“藏”著植物之最
兩米多高的蘭花,乒乓球般大小的食用鳳梨祖先……臺灣屏東一個名叫高樹鄉的小鄉村,坐落著世界上最大的熱帶、亞熱帶植物保種中心,辜嚴倬云植物保種中心。【詳細】
駁二:臺灣最成功的藝術特區
駁二藝術特區在2002年完工,是由原來的碼頭(第二號接駁碼頭)倉庫所改建而成,由此得名駁二。現在伴隨著都市空間的新政策和文化旅游的方向擴展,駁二藝術特區已經逐漸成為了實驗與藝術的重要展示模塊。【詳細】
臺灣:大安森林公園規劃設計
自從臺灣省將臺北市作為城市首府的20多年時間里,對于地下交通系統的修建就像是火柴盒一樣,與世界各地的城市一樣,沒有一個空間或者臨界景觀使之余外界的自然環境相結合。該項目將會對這一現象進行調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