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夢”帶熱花經濟
母親節前,在上海工作的高先生通過網絡給在北京的媽媽訂了一束康乃馨,12日一早,媽媽準時收到幸福的禮物。
就像柴米油鹽一樣,花卉正在成為一種生活的必需品,在中國百姓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淘寶網上,記者看到一家網絡花店近一個月康乃馨的成交量為3258件。而藍玫瑰、百合花、香檳玫瑰等多種鮮花也賣得不錯。
正在遼寧舉行的2013中國錦州世界園林博覽會,展出280余種、3000多萬株鮮花。在蝶戀花谷,5萬平方米的花帶上種植了400萬株郁金香,主要從荷蘭進口。
自古以來,中國東北地區因氣候寒冷,一年有兩季很難看到鮮花,居民生活缺少色彩。
這種狀況正在發生改變,遼寧省凌源市利用溫室技術發展花卉產業,玫瑰、百合、郁金香等60多個品種的花卉四季都綻放在這片曾經缺少色彩的黑土地上。目前當地年產鮮切花4億支,種球3.0億粒,年創產值6.5億元,被譽為“北方花都”。
“在這次世園會上,淡藍、淡黃、橘黃色的花卉成為園區花卉的主要色彩,這些都是國際花卉的流行色。”錦州世園會園區綠化部部長劉玉蘭告訴記者,世園會巨大的花卉需求量對北方的花卉生產者有很大的觸動,他們第一次這樣近地觸摸到國際花卉市場的熱度。
“中國的花卉市場前景廣闊,潛力巨大。”北京東方園林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設計師李建偉認為,中國政府提出的“美麗中國”設想,致力環保、生態修復的態度,以及個人審美精神、生活品質的提升,都助推著花卉市場的發展。
編輯:山水百合
相關閱讀
2018年我國花卉產業從“野蠻生長”走向平穩調整
2018年是花卉行業平淡的一年,沒有強勢“黑馬”品種掀起軒然大波,沒有火爆行情拉起產銷高峰,沒有預期熱點激起外部資本涌入。【詳細】
河北花卉產業駛入快車道
近年來,河北省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詳細】
花卉行業“栽進”互聯網開啟新模式
今年5月,第三方機構發布的《2017Q1中國鮮花電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鮮花電商市場規模已達51.4億元,預計2019年市場規模突破600億元。日益擴大的花卉市場,也為創業者提供了商機,在互聯網花卉行業,很多創業者找到了自己的創業方向,也開啟了與傳統花卉行業截然不同的新模式。【詳細】
昆明呈貢:打造世界春城花都
昆明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昆明要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當好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排頭兵和火車頭,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立足西南、面向全國、輻射南亞東南亞的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呈貢作為現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