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型城市化:多途徑城市化的一條新路
1999年,美國《未來學家》雜志刊登文章指出:“到了2015年,世界部分發達國家將進入‘休閑時代’,發展中國家也將緊隨其后。”美國著名休閑研究教授杰弗瑞·戈比預測,未來幾年,在經濟產業結構中,休閑產業的從業人員將占整個社會勞動力的80%~85%。隨著新科學、新技術等的發明應用,人們也將進一步從社會生產中解放出來,人的一生將有50%的時間可用于休閑。
后工業化時代城市的要義是消費城市,而不是生產城市
城市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產物,也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而逐步發生演變。回顧城市的起源,早期城市的本質是人類聚集和交易中心。工商業萌芽及工業化革命之后,城市發展與商業、貿易、工業生產等因素密切相關。上世紀70年代開始,隨著西方發達國家逐漸完成了工業化,歐洲和美國的一些城市開始進入轉型發展期,在這一階段,文化復興和休閑旅游逐步顯現出其在城市復興轉型方面的重要作用。
以位于西班牙北部的畢爾巴鄂為例,該市是僅次于巴塞羅那和瓦倫西亞的西班牙第三大港,有著700年的建城歷史,曾一度以出口鐵礦石和制造鐵器聞名。莎士比亞劇中的“畢爾巴鄂利劍”即指該地鋼鐵制成的劍。隨著上世紀80年代傳統工業的崩潰,曾經是歐洲重要的鋼鐵及造船業中心的畢爾巴鄂日漸式微,出現經濟增長乏力和城市人口減少的現象。同時城市內部用地布局混亂、環境污染和交通問題等城市弊病日益嚴重,尤其是中心區廢棄碼頭及大量的造船廠,使濱水地區的城市功能衰退,嚴重影響了城市形象。針對這些城市問題,自1989年起,畢爾巴鄂開始實施一個以藝術、文化、貿易及旅游設施建設為主導的綜合性城市復興計劃。通過修建文化藝術設施等標志性建筑(如古根海姆博物館)、建設公共設施、改善交通等基礎設施和積極注入新產業等具體措施,歷經15年的復興經營,畢爾巴鄂獲得了巨大成功,創造了世界城市建設史上赫赫有名的“畢爾巴鄂效應”。如今,畢爾巴鄂已成為全歐洲生活、旅游、投資條件最好的城市之一。
由畢爾巴鄂的例子可以看到,休閑產業、文化產業、現代服務業在后工業化時代的城市發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后工業化時代城市的要義是消費城市,而不是生產城市。因此,未來城市發展將不再是由工業化大生產來帶動,而主要是由現代服務、旅游休閑、商業貿易等產業來推動。這種由工業之外的多種產業復合驅動的城市化過程我們稱之為多途徑城市化。事實上,不同地區本來就應該選擇不同的城市化途徑,而同一個城市在不同發展階段也會有不同的城市化途徑。
旅游型城市化,一種更關注景觀空間的文化內涵和異質性的城市化新路
旅游型城市化是多途徑城市化中的新路之一。旅游型城市化是以旅游的發展帶動人口、資本和物質等生產力要素向旅游依托地區積聚和擴散,從而帶動城市地域的不斷推進和延伸的過程。它包括使城市規模擴大和使城市質量提高兩方面內容,同時,城市在旅游活動中的作用逐漸增大。旅游城市化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伴隨著旅游業和城市化不斷發展而出現的一種必然現象。
旅游型城市化不同于工業型城市化,工業型城市化是將人口集中到一個地方進行規模化生產管理,這是一種消滅文化差異和景觀差異的城市化道路。而旅游型城市化所采用的方式則是在民族文化或自然條件優越的鄉村發展旅游業,讓當地村民參與到旅游服務業之中,讓村民在當地實現就業和生活水平的城市化。旅游型城市化更關注景觀空間的文化內涵和異質性,且更關注生活質量的城市化水平,而不是土地和物質空間的城市化。
旅游型城市化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城市發展的一種自覺途徑,盡管如此,它同樣也需要得到政策、管理層面的扶持。然而,翻看我們現有的城鄉規劃法、城市規劃法、城市管理法規等,基本上都是在工業化大生產的背景下制定而成的,這些法規政策現在已經有些不合時宜,需要依據旅游型城市化的發展作出調整。在旅游型城市化過程中,政府應加強規劃體制的改革,在規劃立法上,對已有資源立法進行補充性完善,并在旅游功能規劃方面做好工作。值得欣慰的是,以首都北京為代表的一批發達地區城市,已經開始調整發展思路,從管理體制、政策法規上為旅游型城市化創造了良好的基礎條件。2011年,北京市旅游局更名為北京市旅游發展委員會,這標志著北京的城市化道路邁上了新的臺階,以休閑、旅游、文化產業發展為核心驅動力的城市變革正在浮出水面。
旅游導向型土地綜合開發模式是旅游型城市化的關鍵
不同的城市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或者發展階段會選擇合適的城市化發展道路。旅游型城市化發展過程中,根據不同的驅動力導向,旅游會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TOLD(Tourism-Oriented Land Development,TOLD)即旅游導向型土地綜合開發模式是旅游型城市化的關鍵。
TOLD模式是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旅游轉變時代的產物。TOLD模式通常需要基于地方政府與投資商、房地產與旅游業、公共產品與私人產品的緊密合作或組合機制,其運行表現出“特定主題、多種活動”,“混合市場、依賴腹地”,“娛樂主導、房產支撐”,“高額投資、先入為主”4個基本特征。根據土地利用總體特征的差異,TOLD模式可以劃分為生態導向型低度開發、文化導向型主題開發、市場導向型多元開發3個類型。
創意旅游綜合體(Creative Tourism Complex,CTC)是TOLD模式的一種延伸,是以創意景區為基礎、為創意景區進行配套而規劃建設的一系列為旅游者和當地訪客服務的接待、餐飲、會議、購物等服務設施;或者以創意景區的品牌、景觀和環境為依托,進行衍生產品與服務設施的建設和推廣,從而衍生開發出更多的綜合功能如體育運動、商業開發、節事會展、文化教育、景觀地產、農林牧場等,形成用地關系密切、綜合功能互補、整體品牌共享并為外來訪客和本地居民服務的相對獨立的綜合發展區域。
創意景區作為TOLD模式的號召性基本內核,其開發成為支撐性營收的主要源泉。可以說,沒有創意景區,周邊開發將成為無本之木。創意景區加上綜合開發才是提高邊際效益的最佳途徑。
旅游型城市化與其他類型城市化可以相互兼容、優勢互補
旅游業,有著“無煙工業”之稱,具備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優勢。在大力提倡低碳經濟的今天,旅游業的發展空間無疑更加巨大,它是未來城市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旅游產業又是一個高關聯度的朝陽產業,它所具有的綜合性、產業關聯性強等特點,使得旅游產業在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拉動經濟快速增長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旅游業發展的同時能很好地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與其他產業相互滲透和融合。旅游型城市化是城鄉兩種生活方式并舉、城鄉同時現代化的城市化。
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于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擴散,原本具有分工的一些產業邊界逐漸模糊。產業之間相互滲透并融合形成新的產業業態,而這些新業態的出現成為拉動經濟的新的增長點。經濟學家提出了產業融合理論來解釋這種現象。旅游業在這一浪潮的帶動下,也顯露出融合發展的跡象:新型業態不斷出現,如工業旅游、會展旅游、農業觀光旅游、醫療旅游等;新型產業功能逐步顯現,如旅游景區兼具養老、醫療等功能;新型企業組織結構不斷演進,如旅行社集會議組織、咨詢、人力資源管理、展覽策劃于一身。各種跡象表明,旅游業正在逐步與其他產業相互滲透和融合。
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分為:旅游業與第一、第二產業的融合,如工業旅游、觀光農業旅游;旅游業與其他服務業的融合,如教育旅游、體育旅游、醫療旅游、獎勵旅游、會展旅游、修學旅游、房地產旅游、公務旅游、節事旅游、文化創意旅游等。旅游產業融合的路徑有資源融合、技術融合、市場融合和功能融合4種方式。在推動城市化的過程中,旅游業具有很強的兼容性,其強大的綜合性、關聯性功能使它能與其他類型的城市化實現優勢互補。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喬新生:中國城鎮化發展的新動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特別是社會保障規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外來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發展就是不科學的。【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