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水園林的發展與市場實踐漫談
當今社會,山水園林被賦予更多新的內涵,特別是將尊重自然、保護生態和"節地、節水、節能、節材"的理念融入園林工程設計和施工中,即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科學合理的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植被,科學合理的利用空間,還應注重自然資源的組織、自然降水的收集利用、自然水系的生態性修復,以調節區域氣候,凈化空氣、水質、降低噪聲、減少環境污染。同時注重能源及材料的合理利用。"山水園林"的市場前景,絕不僅僅局限于"山地"、"山區",而是面向全國,甚至世界的現代"山水園林"。
綜上所述,未來,幾千年的"山水"文化及"山水"情感仍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內容;人們生活水平將繼續提高,其對大自然的親近和怡然環境的追求也將不會消退,甚至愈演愈烈;加大對生態環境的建設及維護力度是現在及未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山水園林強大的生命力和可推廣性將進一步推動山水園林在全國范圍的普及。可以預見,在這些主要因素的推動下,我國山水園林將不斷被賦予更豐富和更新的內涵,迎來新一輪的全面發展。
四、受益于當地地理環境影響,重慶、四川等地的山水園林企業走在前列
從山水園林的定義、核心價值和特征來看,山水園林不管是在設計上,還是施工方面都存在較高的壁壘,對企業的設計能力、因勢造園能力、山地山坡落差處理能力、設計向施工的轉化和實現能力、造景工藝技術等方面的要求都較高,這些能力是一個系統的整體,需要企業同時具備扎實的理論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工程經驗。
目前,山水園林主要有兩類:人工山水園林和天然山水園林4。平原地區絕大多數園林企業風格均以人工山水園林為主,其均修建在平坦地上,主要通過在平地上開鑿水體、堆筑假山,人為創設山水地貌,配以花木和建筑,把天然山水風景摹擬縮移在一個小范圍之內,其造園手法豐富多彩,所受的客觀制約條件少,是最能代表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成就的一個類型;而山地及地區的園林企業受地理環境因素的影響,風格以天然山水園林為主,人工山水園林為輔,其能夠充分結合平地和坡地優勢,利用天然山水的整體或局部、片段作為建園基址,然后利用原始動植物,再配以人工繁育的花木鳥獸和建筑營構,對基址的原始地貌因勢利導作適當的調整、改造和加工,其一般建立在城鎮近郊或遠郊的山野風景地帶,包括山水園、山地園和水景園等。
具體而言,重慶是中國著名的山城,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坡地面積較大,四川亦是東部丘陵較多,西部山地較多,這種山地較多的地質特征,促使當地園林企業因地制宜,在結合當地自然地理特色、城市布局特征的基礎上進行園林造景,因此其山地山坡落差處理能力以及因勢造園能力更加突出和優異,在山水園林領域有較高的造詣和心得,其善于利用地形,因勢修造,不拘成法,不管是在人工山水園林還是自然山水園林領域的設計施工上,均形成了一套山水園林造景的獨特風格和工藝體系:運用立體施工工藝造園,利用地形依山就勢,因地制宜,通過層次和空間上的起伏變化,以"山水"為造景核心元素,以自然、生態、節約為核心價值,通過搭配高中低層次的植被,打造立體感景觀,給人以融入大自然的觀感與體驗,從而深受市場和客戶喜愛和推崇。未來,在山水園林新一輪的發展浪潮中,這些企業也將憑借其獨特的核心優勢迎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
[4] 周維權:《中國園林史》(第二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編輯:zha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