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權交易對濱水景觀規劃設計的可能影響
黨的“十八大”要求開展“水權交易試點”,“水權交易”很有可能會成為國家“十二五”的重點扶持項目。
水權交易這個概念在我國現有法律中尚未有相關規定,理論界的認識也不統一。黃錫生認為水權交易是指平等的市場主體之間,為了一定的經濟目的,對從國家受讓取得的水資源使用權、取水權,以及獲得取水權后經附加勞動而得到的產品水權進行的有償轉讓;林龍認為水權交易是享有“初始國有水資源使用權”的人通過轉讓(出售、交換或贈與)方式轉讓其“初始國有水資源使用權”的行為,以及通過這種方式獲得國有水資源使用權的人再次轉移其國有水資源使用權的行為;吳丹認為水權交易是指水資源使用人將水資源使用權全部或部分轉讓的行為。
中國目前對“水權”和“水權交易”尚沒有統一的概念,但從已有的概念中不難發現水權交易很可能要涉及到“水資源使用權”和“有價交換”。水資源使用權包括對飲用水、雨水、中水、地表和地下淡水等的使用,受區域儲備的影響水產品的價格會有差異。低價的雨水、中水流向高價的清潔淡水、城市水源更符合普通人的思維,降低水體凈化成本關系到城市“水權交易”行為。水體生態凈化技術是一種低成本的凈化技術,湖泊、河涌很容易實現這種技術。這種技術上的優越性很可能導致濱水景觀設計和施工的調整,不僅要求在空間、景觀上追求卓越,也要追求更多的“有價水產品”,屆時濱水景觀會有其特殊的意義。
1、保護淡水資源
濱水景觀帶也稱為濱水緩沖帶,起著減緩人類活動對水體的影響作用。
2、增加淡水資源
濱水緩沖帶可將徑流雨水凈化增加河流的水量,中水、污水也都可以通過合理的設計凈化增加河流的水量。
3、城市發展基礎
沒有水的城市是要走向死亡的。在“水權交易”的制度驅動下,投資水產品開發不再是一件無利可圖的事情。清潔的淡水是商品,雨水、中水、污水都會成為商品。濱水緩沖帶作為收集雨水的器皿,屆時需要考慮如何收集、凈化更多的水資源。
討論:中國有沒有可能出現新的城市供水系統?
中國的城市供水系統現階段主要還是傳統的“集中式供水系統”,系統需要規模巨大的水源地和水廠,一旦水源地被污染,城市很有可能陷入恐慌之中。2005年的松花江污染事件讓哈爾濱出現了“無水可用”的尷尬;上海的水源地也是幾經改動,從蘇州河到黃浦江,從黃浦江到青草沙,上海市政府曾經頭疼無比;杭州何以要進入“分搶千島湖”當中,也是因為錢塘江近年污染嚴重;缺水的北京,因過度抽取地下水,北京地下水一直在下降;廣州水源地從東江到西江......
中國有沒有可能出現一種新的城市供水系統?區域內有一個較大的湖泊,湖泊周圍分布著眾多小型水體,它們共同構成了區域的水源地。任何水體都不再是“公水”的概念,而是“私水”的概念。這樣,無論是開發商還是政府都會在濱水景觀中考慮水的保護和吸收。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清控人居王欣訪談:做有生命的景觀
怎樣才是好的濱水景觀,市場引導下的濱水景觀發展該何去何從?華麗的風格倍受追捧,傳統的手法也大行其道,濱水景觀該如何告別浮夸,回歸理性?如何將那些掛在嘴邊的【詳細】
傳統景觀與現代科技結合的范例——奧克蘭濱水景觀改造
后工業時代的濱水景觀在城市文化定位和品牌形象建設中具有關鍵的作用。濱水景觀常常以城市再生為目標,這類景觀也常吸引公共機構和私人的投資。人們被濱水景觀吸引是因為它們的彈性和濱水特征【詳細】
園林水系池岸景觀設計
近來,環境景觀越來越注重水體,無水不靈;有的房地產公司還提出戶戶開門臨水的要求。而在實際操作上,水面邊岸則是易被忽視且不易設計、施工好的項目。其所占投資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