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西山區玫瑰花總產量將達80噸
西山區團結街道螳螂川沿河兩岸種植的1400畝百葉玫瑰目前陸續進入盛花期,粉白色的朵朵玫瑰引得蜜蜂盤旋飛舞。今年,西山的玫瑰花預計總產量將達到80噸以上,較去年提高了近20噸,按產量計算的話,可為花農創收60余萬元。這是干旱之年農民保增收的一個典型例子。
花農種2畝地收入上萬元
這些可以拿去做香水、玫瑰水等香料的玫瑰花顏色跟一般的玫瑰不同,顏色較為淡雅。據說這是幾年前從法國的一個香水小鎮引過來的種苗。
村民董芝已連續種了3年的百葉玫瑰。沒種玫瑰前,她種的都是包谷、麥子等傳統農作物,一年到頭都要在地里忙活:播種、鋤草、施肥、灑藥。“不下雨擔心作物被曬壞,下雨又擔心被泡壞。”自從改種玫瑰后,董芝發現收入比以前增加了兩三倍,而且清閑了很多。“現在種玫瑰只需前期澆澆水,不用太操心。盛花期時,因為要趕在有露水的時候摘花,所以在清晨5點左右就要采摘露水玫瑰,但上午10點就可以收工。最關鍵的是,摘下的花只需背到村口,就有負責收購的公司當場過秤運走。”
去年,董芝家2畝玫瑰收入上萬元,結算的時候,因她交的花量足,收購公司還獎勵了1000元。嘗到甜頭的董芝今年擴大了種植規模,種植面積達到近4畝。雖然受干旱影響,但因為管理到位,玫瑰開得非常好,收購價也比去年提高了0.4元,達到7元/公斤。閑不住的董芝還在玫瑰地里套種了豆尖和蠶豆,這又會給她帶來一筆不小的收入。
種植玫瑰還能改善自然景觀
據西山區供銷社工作人員稱,西山區推廣玫瑰種植已有10個年頭了,由一開始的300畝發展到了現在的1400畝。玫瑰種植,不僅花農受益,收購企業也是贏家。企業依托政府的支持以及各方資源的有效互動,成為了云南玫瑰花原料重要的加工基地,同時圍繞西山區玫瑰花產業的旅游項目開發,延伸玫瑰產品深加工,形成優勢互補,造福地方。種植玫瑰不僅美化了環境,更有效地改善了種植區域的自然景觀,增加了農戶收入,也為西山探索了一條農業產業化轉型與現代綠色科技產業相結合的發展途徑。據了解,今年西山的玫瑰花預計總產量將達到80噸以上,較去年提高了近20噸。按產量計算的話,可為花農創收60余萬元。
編輯:山水百合
相關閱讀
首家外資機構獲準在中國開展森林認證
12月20日,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在北京向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SGS)頒發認可證書,認可其從事中國森林認證(CFCC),同時,中國森林認證委員會與森林認證體系認可計劃(PEFC)同SGS簽署授信協議【詳細】
張掖退耕還林“三兼顧”
張掖市自2002年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以來,在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顯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詳細】
綠化帶建設的“養母雞”效應
印度小葉紫檀是珍貴樹種,可用來制作古典高檔家具。去年仙游花巨資在榜頭鎮壩下一條長達10來公里的大道兩旁種植了這種名貴樹木,并建立一支專門管護隊伍。如今這些珍貴樹木郁郁蔥蔥,既起到綠化作用,大幾十年后還將成為一筆寶貴的財產。【詳細】
河南韓莊鎮花卉種植效益高
近日,在安陽湯陰縣韓莊鎮小光村鑫鑫花卉合作社基地,一片繁忙的景象,初夏正值非洲菊盛開季節,合作社的工人正在抓緊時機,進行采摘整理,然后打包運往外地花卉市場銷售。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