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北碚:種植玫瑰嘗甜頭
北碚區靜觀鎮萬全村,何琳家種植的玫瑰花競相開放
剛剛過去的這個五一小長假,讓北碚靜觀的花農何琳喜上眉梢。她家種植的4畝玫瑰花給她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而就在一年多以前,當北碚區農委的工作人員上門講解引薦時,包括她在內的很多種植戶還在考慮:北碚適不適合種玫瑰?而短短一年,當地10余家花農的20多畝玫瑰競相開放,還沒等上市就被周邊花店搶購一空。
北碚花店的玫瑰花從當地進貨了
五一小長假期間,重慶街頭鮮花錦簇,洋溢著節日的濃厚氣氛,而花店里,也是生意興隆,從各地運來的鮮花,吸引市民競相選購。記者在北碚城南嘉陵風情步行街的一個花店里看到,這里的玫瑰品種就有紅(鮮紅)、白、黃、紫、黑(玫瑰紅)五種顏色。
和老板閑聊中,記者意外得知,這批玫瑰花竟全部產自北碚靜觀。老板講,以前他們店的玫瑰花都是從云南進貨,重慶鮮有上規模的玫瑰花種植基地,北碚靜觀雖然號稱“中國花木之鄉”,但以前也沒有種植過玫瑰,就在前不久,她聽朋友介紹得知靜觀也開始種玫瑰,并且第一批鮮花也快上市,就去看了一下,發現不但品種齊全,而且質量也與云南進的不相上下,價格還便宜,于是,她就決定以后就在本地進貨。
4畝地里分布5種顏色的玫瑰
記者今日上午來到北碚區靜觀鎮萬全村,在當地花農何琳的引領下,看到了她種植的4畝玫瑰花。山坡上、田野中,一叢叢、一簇簇的玫瑰競相開放,五顏六色,爭奇斗艷。空氣中彌漫著玫瑰的芬芳,令人心曠神怡,如癡如醉。
何琳指著地里的玫瑰給記者介紹,黑色(俗稱玫瑰紅)的名為“黑魔術”,是她這里最普遍的品種;紫色的名為“紫皇后”,是她這里最名貴的品種;黃色的叫“維希利亞”;白色的叫“坦歷克”;紅色(鮮紅色)的叫“卡羅拉”。
何琳今年48歲,是北碚靜觀當地人,自家種植苗木的歷史有15年了。她說,北碚靜觀被譽為“中國花木之鄉”,一直以來,這兒的花農以種植臘梅和綠化苗木為主,之前從沒有過種玫瑰的經歷,一方面是沒有人傳授經驗和技術,另一方面也不知重慶的氣候條件是否適合種玫瑰。就在一年多以前,北碚區農委的工作人員在村里開講座傳授玫瑰花種植技術,并引薦大家試種。起初,很多人不敢冒這個險,何琳思索再三后,決定嘗試一下,她也成為靜觀鎮萬全村首戶引進玫瑰花種植的示范戶。
一年收益約16萬女兒也辭工回家幫忙
何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畝地能產7000株左右的玫瑰,一株能產鮮切花2-3枝,一年可以產兩季。一畝地一年可產40000枝左右的鮮切花。按照保守的每支鮮切花一元的銷售價格計算,每畝一年能產生效益4萬元左右,遠遠高于她以前種植綠化苗木每畝每年1.5萬元左右的平均水平。她家一共種了4畝玫瑰,一年的收益就在16萬左右。
在何琳家的玫瑰種植園里,記者還看到一個20來歲的女孩忙碌的身影,何琳說,這是她的女兒,以前在市里做銷售工作,看到她種玫瑰收益很好,就辭了工作,回來給她幫忙。
據北碚區農委花管站杜站長介紹,近年來,靜觀鎮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引導農戶發展現代農業,試點種植玫瑰鮮切花。經過一年多的試驗,該鎮篩選出適合本地生長的玫瑰品種如黑魔術、卡羅拉等。目前,當地的玫瑰種植戶已有10多家,并在萬全村打造了20余畝的玫瑰引種試驗示范基地。這一舉措不僅改變了靜觀花木一貫以苗木為主的歷史,還帶動了農戶增收。
編輯:山水百合
相關閱讀
北京順義區首家玫瑰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
近日,記者從北京順義區了解到,該區木林鎮的大林、唐指山等十余個村的玫瑰種植戶,在北京鑫宗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帶領下,注冊成立了順義區首家食用玫瑰種植專業合作社。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