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賞花”讓賞花變“傷花”
五一小長假的前兩天,天氣晴好,不少市民選擇外出游園踏青。但記者發現,部分游客在游玩過程中攀折花木、踐踏草坪,舉動與優美的自然環境格格不入。有市民提出,前段時間中國式過馬路沒少受人詬病,現在的中國式賞花也該引起注意。
4月30日上午,記者分別來到泉城公園和森林公園探訪,發現的確有中國式賞花的行為存在。上午10點左右,泉城公園游人如織,東南門附近,兩個小女孩將開得正艷的黃色小花從枝頭摘下,美美地插在耳邊,一旁的家長正給她們拍照留念。有些種了許多花的草坪上,已被進入觀賞的游客踩出了幾條光禿禿的小路。賞花遠遠地觀看就好了,不用非得這么‘零距離’觀賞。一位游人憤憤地說。
在西郊森林公園,記者也看到了一些類似行為。公園內一處小湖邊攔有鐵網,但仍有不少游人從鐵網缺口處進入湖區,在岸邊用小網撈魚和蝌蚪;兒童游樂場附近的兩棵小樹之間被綁上吊床,有小朋友悠哉地躺在吊床上蕩秋千;大片草坪成了游人放風箏、搭帳篷野炊的平臺。
【泉城公園】垃圾量是平時3-5倍清理壓力大
泉城公園出入口處的游客須知上,已對游客提出了文明游園的要求:不隨地吐痰、便溺或亂扔廢棄物;嚴禁垂釣,不踐踏草坪和觀賞地被;不采摘花果、野菜;不攀折樹木等。與此對照,部分市民在公園內的舉動著實令人失望。
公園環衛工顏先生說,五一小長假期間是產生垃圾的高峰期,他負責東門附近幾條路的垃圾清理工作,平均一天能清3車垃圾。我從早上8點至下午5點清理垃圾,今天上午已清理了一車,一會兒又該滿了。他說,遇到亂扔垃圾的市民,他們會及時制止,但也有個別市民聲稱沒看見垃圾桶。
記者從泉城公園管理處園容綠化部門了解到,節假日期間公園垃圾量是平時的3-5倍,垃圾集裝箱也需由工作日時的2天周轉一次變成1天一次,每天垃圾大箱都裝得滿滿的。
【森林公園】每年補植苗木花費近10萬元
隨后,記者又聯系到森林公園管理處園容科,相關負責人趙先生說,假期中保潔工作量明顯增加,垃圾量是平時的2倍左右。他同時表示,公園內踐踏綠地的現象比較嚴重。森林公園內有大面積綠地,不少市民喜歡在綠地上放風箏、搭帳篷、吃東西,原則上我們是不提倡這些行為的。趙先生說,綠地破壞后需要補植,成本不菲,購買并栽種一平方米草坪就要近20元。有些區域綠地已被游人踩成小路,如果這條路的確有需要的話,我們就鋪裝上石板,讓它成為真正的路;如果這里不適合改造,我們就想辦法補植或換種其他苗木。一年光補植植物就要花費近10萬元,還不包括換植和鋪裝的費用。
他說,為減少游人踐踏綠地的情況,有些區域的草坪被踩禿后,公園會換種灌木等其他種類苗木。今年以來我們已在3個區域換種了灌木,共2000余株,每株成本約20元,總共已花費4萬元左右。
編輯:山水百合
相關閱讀
湖南一被人遺忘的國家級森林公園
踏歌且行九萬里,醉度青華幾十年。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昊哥。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在張家界市被景區包圍的國家原始森林公園。這里古木參天,風景獨特,不用看景區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