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鮮花店“轉型”網絡尋找新客源
昨天,第三屆國際花藝節(jié)在長江路南京文化藝術中心舉行。業(yè)內人士在會上透露,隨著去年年底政府部門開會刮起不擺花的“新會風”,讓以會務為主營業(yè)務的花卉市場冷清下來,南京大部分鮮花店的訂單量下降近一半,三成花店面臨倒閉。
不少花店目前正忙于“轉型升級”,尋找新客源,網絡花店風生水起,“微博花店”更是贏得年輕人的喜愛。
三成花店面臨倒閉
“南京大約有800多家花店,由于其中絕大多數花店常年做會議鮮花業(yè)務,50%以上的營業(yè)額都依賴于機關單位訂單,所以自從去年年底中央提出厲行勤儉節(jié)約的新風后,花店生意下跌不少,差不多五成花店不盈利,在做虧本生意,三成左右花店舉步維艱。”南京市園林學會插花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倪志翔告訴江南時報記者,按照往年經驗,年底是政府會議“扎堆”的時候,比如團拜會、總結會、慰問老同志等,都需要用鮮花或盆花。往年一個春節(jié),一家搞花卉批發(fā)的花店光是蝴蝶蘭就能賣20萬株,可是2013年春節(jié)期間這方面的鮮花銷售幾乎為零。“花店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
眼看鮮花利潤越來越薄,有花店老板把目光轉向婚慶禮儀市場。從拼價格到拼花藝,不少花店醞釀轉型,并開起了網店。
“花店必須轉變營銷思路和方向,網絡銷售將成為主流。”倪志翔說,網絡銷售和傳統(tǒng)花店相比,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成本低。比如實體花店每天至少有三成損耗在鮮花上。無論有沒有客人光顧,一家鮮花店從花的裝箱、運輸、包裝、插花到出售,都會有一定數量的損耗,而網店老板就完全沒有這些憂慮,網上提供的是圖片,有訂單再進貨,基本做到訂多少賣多少,是零庫存、零損耗的。
微博花店受青睞
常常關注微博熱門排行榜的人,想必對“野獸派花店”這個名字有些印象。 沒有實體店,甚至沒有淘寶店,僅憑微博上幾張花卉禮盒的照片和140個字的文字介紹,從去年開通微博到現在,野獸派花店已經吸引了超過18萬粉絲,甚至連許多演藝界的明星都是它的常客。從“野獸派”出品的花卉禮盒少則三四百元,多則近千元,然而即使是如此高的價格,仍然有眾多顧客追捧。
記者了解到,這些微博花店成功的要訣之一就是個性化私人定制,可以選用全球各地的稀有花材;其二是與顧客即時交流,從準備花材到作品出爐,從配送鮮花到客戶反饋,微博花店的全部運作流程都會被曬在微博上與粉絲分享;其三提供特別的服務,把那些說不出的故事插成花卉,表白、求婚、鼓勵等等,深得年輕人喜愛。
“為了使南京的傳統(tǒng)鮮花店成功轉型,學到全國知名鮮花網店的銷售技巧,園林學會特別舉辦了本屆插花節(jié)。第一輪的插花比試就是要看看選手們作品的流通性、美觀度、性價比。”倪志翔表示,此外,花店轉型除了更加重視私企年會和婚禮外,向家庭花卉業(yè)務轉向也是一個選項,鮮花店也越來越看重家庭擺花和插花生意。
4月23日和24日,南京文化藝術中心二樓還將舉辦免費的市民插花講座,花藝專家會為市民講解插花技巧和鮮花保鮮。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花卉界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花卉領域兩項成果獲獎,分別為南京農業(yè)大學菊花課題組負責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農業(yè)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發(fā)棣主持完成的【詳細】
北京盆花淡季來襲行情持續(xù)走低
7月以來,天氣炎熱,北京盆花市場迎來淡季,整體銷量下滑,走貨緩慢。紅掌價格與上月相比無較大變化;蝴蝶蘭主要為租擺拿貨,價格與上月持平;鳳梨品質高的走貨量大;綠植、小盆花等走貨量下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