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園藝扮美生活:我國花卉市場年銷售額超千億元
17日在此間開幕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花卉園藝展覽會”,打開了一扇鮮花園藝扮美生活的窗口,顯示出花卉園藝產業在“美麗中國”版圖上的獨特角色。
據展會主辦方中國花卉協會介紹,近年來,我國花卉產銷兩旺,生產布局優化,區域特色日益突出,形成了“西南有鮮切花、東南有苗木和盆花、西北冷涼地區有種球、東北有加工花卉”的格局。
2011年,全國花卉種植面積102.4萬公頃,比2010年增長11.6%;全國花卉市場銷售額1068.5億元人民幣,比2010年增長23.97%。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花卉產量每年以30%-40%的速度增長,仍遠遠滿足不了需要。
相關統計顯示,我國現已成為世界七大鮮切花消費國之一,但人均鮮花年消費量仍不到2枝,花卉行業發展空間巨大。
2011年,全國出口花卉金額2.17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9.8%%。出口市場中按金額排名第一位是日本,出口金額8499萬美元,同比增長11.7%;第二位是荷蘭,金額為2975.4萬美元,同比增長3.1%;第三位是韓國,金額為1947萬美元,同比增長2.6%。
中國花卉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花卉產業在轉型過程中面臨著發展契機,尤其是受國內外市場拉動、國內花卉產業鏈日趨完善和政府政策環境改善三大因素影響,花卉產業正成為我國農村經濟中最具發展前途的產業之一,成為廣大投資者眼中的高成長性產業,國內外市場的快速成長也為我國花卉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據了解,國家林業局近期正式印發了《全國花卉產業發展規劃(2011-2012年)》,這是我國首部全國性花卉產業發展規劃。2011年,國家林業局將花卉產業作為林業十大主導產業之一列入《林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在此基礎上編制了全國性花卉產業發展規劃,這對于加快花卉產業發展,進一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強農惠農政策,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綠色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花卉園藝展覽會”得到了農業部和國家林業局大力支持,由中國花卉協會主辦,上海國際展覽中心有限公司和長城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承辦,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最具權威性的國際花卉園藝專業貿易展覽會。今年的展會還首度與世界最大的植物展---德國IPM展合作,并移師上海世博展館舉行。
編輯:山水百合
相關閱讀
2018年我國花卉產業從“野蠻生長”走向平穩調整
2018年是花卉行業平淡的一年,沒有強勢“黑馬”品種掀起軒然大波,沒有火爆行情拉起產銷高峰,沒有預期熱點激起外部資本涌入。【詳細】
河北花卉產業駛入快車道
近年來,河北省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詳細】
花卉行業“栽進”互聯網開啟新模式
今年5月,第三方機構發布的《2017Q1中國鮮花電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鮮花電商市場規模已達51.4億元,預計2019年市場規模突破600億元。日益擴大的花卉市場,也為創業者提供了商機,在互聯網花卉行業,很多創業者找到了自己的創業方向,也開啟了與傳統花卉行業截然不同的新模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