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基礎設施要保障 建中國特色城鎮化
從中共“十八大”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城鎮化已經成為重要的戰略,期間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多次談到城鎮化是拉動內需、實現經濟長期發展最大的紅利。因此,今年“兩會”期間城鎮化是令人關注的熱點之一。《國際融資》記者以此為題,采訪并收集了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城鎮化的看法。
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家發改委前主任張平強調:
實現中國城鎮化有序、健康的發展
城鎮化是當前各方關注熱門話題,從歷史和發展的角度來看,城鎮化是經濟社會發展必然的趨勢。中國也不例外,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城鎮化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我們經歷了從起點低到發展快這樣一個歷程,到2012年按照常住人口來計算,我們的城鎮化水平是52.6%左右。也就是說,超過了50%,這就使得中國的城鄉結構發生了一個歷史性的變化,可以說大部分人已經在城市生活。城鎮的繁榮吸納了大量的勞動力,也促進了中國國內產業的發展,促進了基本公共服務的發展。
30多年,我們的城市本身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城市聚集了更多的人口,適應生產、生活的需要,我們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城市的道路、城市的供排水、城市的供暖等等所有生產,生活需要的條件都在不斷地改善。但是,還需要繼續的優化和提高,還有不適應的地方。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看問題,一方面,城市還有基本公共服務的職能,服務的功能也在不斷提升。應該說,我們現在的教育、衛生、文化各個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務在城市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城鎮化正處在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另一方面,城鎮化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包括現在有不少的農民工以及隨遷的家屬、子女進城,還沒有能夠真正地、完全地享受到城市的生活。就是說,現在城鎮化還是二元結構,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之間還是有差別的。消除差別要經歷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我們城市的基礎設施也還有不適應的地方,去年一些省市城區發生一些洪澇災害,導致交通擁堵等問題。所以從更廣闊的范圍來看,我們城市的布局、城市的規模也不盡合理,大城市繼續在膨脹,因為聚集了比較多的優質資源。而中小城市、小城鎮發展顯然還是不夠。我們在城鎮化的進程中也還確實存在著需要注意和需要克服的問題。
城鎮化是今后一個時期中國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包括城市本身的建設,也包括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以后帶來消費成倍的增長。所以,城鎮化既是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們擴大內需潛力之所在。今后我們還要引導城鎮化健康的發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城鎮化的質量和水平,不僅僅要看它的速度、它的規模,更要看它的質量和水平,這是需要我們在今后工作中要注意的。
如果說具體一些,應做到:第一,搞好城市布局。大中小城市都要有一個合理的結構,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到:一是要適當地控制特大城市、大城市的發展規模,大力地發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第二,要加強城市的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城市的承載能力。雖然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和城市的發展以及人民的需要來看,還是有差距的。第三,在城市群的布局上要能夠和資源、環境相適應。第四,轉移的農村人口要讓他們能夠逐步地融入到城市生活,尤其是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要逐步地提高他們能夠享受到的服務水平。
國家發改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中國城鎮化發展規劃,如果順利的話,今年上半年有可能出臺。目的就是引導中國城鎮化能夠有序、健康的發展。一方面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另一方面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如果我們能把城鎮化蘊藏的內需潛力和我們的改革蘊藏的紅利結合起來,對于促進我們中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的發展將會發揮重要的作用。
記者手記:城鎮化的道路,既要強調政府的作用,更要發揮市場的作用。政府作用正如張平副委員長所說,就是引導中國城鎮化能夠有序、健康的發展。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認為:
通過改革支持城鎮化所需要的融資
首先,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需要高度重視的,國務院不僅專門開會,而且在其他一些會議中也都表達了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發展以及隱含的風險的高度重視。其次,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風險應該量化分析,既不要低估了它的風險,也不要說好像風險已經大得不得啦。怎么看待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風險程度呢?根據銀監會對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類別劃分,可以劃分出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里有相當大一部分是項目型的貸款,也就是市政基礎設施、市政公用設施,但都是些有收費能力的貸款。這類貸款如果銀行掌握得當,事先分析到位的話,不一定會出現償付上的問題。
再有一部分貸款是有抵押和質押支持的。這部分貸款只要抵押品和質押品不出現巨大變動,風險也是可控的。還有大約20%左右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貸款,項目可能是公益性的,本身沒有收入來源,要靠地方財政運用未來的其他收入綜合進行償還。這部分平臺貸款是大家比較重視的,也是容易出風險的,還涉及到地方政府做的有些擔保或者保證是否恰當的問題。對于這部分貸款,一方面我們要高度重視風險,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國在城鎮化進程中,有一些地方政府應該做的事,但是難于沒有合適的融資渠道。金融市場還應該考慮通過改革,通過引進新的金融工具,通過規則的制定和調整來使得一些有綜合收益或者有社會效益的項目融資能夠獲得金融市場和金融服務的支持。若能這樣的話,既可以在未來減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這種方式所隱含的風險,又能夠創造出一些支持中國現階段發展,特別是城鎮化所需要的融資。我們要正確看待這個問題,既關注它的風險,同時也要對它進行分類分析,這樣不僅有助于防范風險,同時也能看清楚下一步改革和金融創新需要朝哪個方向走,以便把現存的沒有解決好的問題解決好。
記者手記:目前一些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面臨數量多、舉債融資不規范,不少地區和行業的償債能力弱等問題,在這種背景下,如何處理好城鎮化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關系,的確是一個大問題,解決的途徑正如周小川行長所說:金融市場應該考慮通過改革、通過引進新的金融工具、通過規則的制定和調整來使得一些有綜合收益或者有社會效益的項目融資能夠獲得金融市場和金融服務的支持。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喬新生:中國城鎮化發展的新動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特別是社會保障規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外來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發展就是不科學的。【詳細】
城市綠化為什么不用韭菜?
近年來國家對環境的保護力度越來越大,大面積的植樹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對于環境的改善有很大幫助。特別是城市的綠化建設,綠化面積不斷擴大。各個城市的發展節奏非常快,到處都是高樓大廈,鋼筋混凝土結構。城市的街道上【詳細】
古老智慧復興中的綠色基礎設施
本文主要討論由鋼鐵和混凝土構成的,與我們的物質世界相聯系的灰色基礎設施,是非常淺薄,甚至是真正毀壞人與自然之間真實和深厚關系的原因。綠色基礎設施,或者稱為生態基礎設施收到了古老智慧的提倡。在過去的二十年【詳細】
“造城運動”也是一種城鎮化欠賬
面對因過分追求城鎮化而帶來的繁華與破爛齊飛后遺癥,一些地方的對策明顯有些遲鈍,甚至到了相當被動的局面。這里面固然存在城市消化不足的問題,但根本在于部分地方政府的決策偏離了正確軌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