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轉型升級“苗木村”
清明前夕,記者走在桃江縣浮丘山鄉禁牌村近4公里長的鄉村公路上,見兩旁羅漢松、杉樹苗長得郁郁蔥蔥。更招惹人眼的是生機勃發的茶花和丹桂等名貴苗木,還有紅楓、金絲楠等。據了解,禁牌村有50多年種植苗木的習慣,現在村里80%的人從事苗木產業,人稱“苗木村”。
今年42歲的龔志明是禁牌村苗木種植大戶,今年已賣出5000多株苗木,收入不菲。他流轉承包50多畝土地種苗木,一年收入三四十萬元。
“以前收入沒有這么高,一年能賺一兩萬元就不錯了。”龔志明告訴記者,原來他主要是培育杉木、馬尾松、濕地松、柏樹等造林苗木,收入養家糊口可以,但談不上發家致富。從2008年開始,他轉向培育經濟苗、綠化苗。還從桂東買來紅豆杉種子,培育紅豆杉苗。
“像紅豆杉這種珍稀樹的苗木,賣價比造林苗木貴30多倍。”龔志明說,一株30厘米高的樹苗,杉樹等造林苗只能賣0.25元左右,而紅豆杉要賣8元。
像龔志明這樣的苗木種植大戶,禁牌村有20多戶。這些大戶抓住當前市場對珍稀苗木需求量越來越大的機遇,利用當地適宜的自然條件,由原來培育造林苗等“大路貨”,轉向培育紅豆杉、銀杏等珍稀、名貴樹苗,并帶動周邊洪橋頭、黃鶴橋等4個村4000多人加入。村里還組建了苗木協會,逐漸形成以禁牌村為核心的7000畝名貴苗木基地,產品遠銷重慶、廣東和上海等地。現在,全村苗木年銷售額達3000多萬元,其中珍稀、名貴樹苗占絕大部分。
“有拿手絕活,是我們村苗木越種越好的重要原因。”村里苗木種植元老龔劍書指著家門前3排3米多高的丹桂說,“這樹栽了13年了,有人以每棵出價7萬元要買,我都沒舍得賣。”這些丹桂是他通過扦插培育出來的,而有十幾年樹齡的扦插丹桂十分罕見。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湖南一被人遺忘的國家級森林公園
踏歌且行九萬里,醉度青華幾十年。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昊哥。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在張家界市被景區包圍的國家原始森林公園。這里古木參天,風景獨特,不用看景區的【詳細】
灌木類苗木該如何應對市場
2018年春季苗木栽植已接近尾聲,今年在灌木類苗木銷售中遇到幾個問題和感受在這和大家分享。【詳細】
苗木產業下一個熱點之生態苗木
生態苗木,顧名思義,就是為生態建設而使用的綠化苗木。現在,因為苗木市場的疲軟,大家都在熱議,走生態苗木之路是否能擺脫目前的困境?什么地方能用到生態苗木?哪些樹種可以做生態苗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