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造林是實現低碳生活的有效途徑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問題受到全球廣泛的關注,也是我國建設生態文明必須著力解決的重大問題。森林作為全球碳循環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減緩二氧化碳排放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森林植物能夠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從而減少二氧化碳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森林吸收并儲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說是森林吸收并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就叫做森林碳匯。
編輯:山水百合
相關閱讀
我國林草生態功能穩步提升
28日,記者從全國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現場會上獲悉:目前,我國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每年完成營造林1億多畝,撫育森林1.2億多畝,治理沙化土地5000多萬畝,共建設和劃定國家儲備林470【詳細】
雄安新區雄縣啟動秋冬季植樹造林
為了雄安新區的建設發展,國慶假日期間,雄縣各級干部和群眾依然在緊張工作中。大家紛紛表示,為了新區的明天更加燦爛輝煌,我們要攜手共建千年秀林,共造千年之城。【詳細】
點評:新型城鎮化開展62試點 側重綠色低碳
當前,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正在全國62個地方開展試點。下一階段試點地區的重點工作是什么?如何有效抓住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切入點、著力點?這次座談會再次釋放出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有效信號。【詳細】
河北:去年完成造林綠化29.3萬畝
生態要保護,先得種好樹。2016年,我市緊緊圍繞構建"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發展定位,以林業園區建設、綠美廊道建設、環湖環城綠化等工程為重點,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全年共完成造林綠化面積29.3萬畝,構筑起實現綠色崛起的生態屏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