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公墓應納入城市發展規劃
“公墓應該像學校、醫院等一樣納入城市整體規劃,作為配套基礎設施。”談到如何破解目前公墓價格飛速增長難題,濟南市玉函山公墓管理所所長孫剛如是說。這與之前北京大學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表達的觀點不謀而合,她認為公墓是伴隨城市化進程出現的,是城市必要基礎設施的一部分,讓公墓回歸“基礎設施”本色,是遏制其“暴利”的根本途徑。
人死后的“民生”問題同樣重要
“現在政府非常重視民生問題,但主要偏重人生前的‘民生’,人死后的‘民生’問題同樣重要。”孫剛說,公墓問題是伴隨著城市擴張出現的,城市規劃建設時不能只考慮配套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公墓也應該作為基礎設施來規劃和建設。
孫剛說,就濟南來說,十多年前,很多郊區變成了城區,原有自發形成的墳地被遷走。城市規模擴大了,人口增加了,隨著人口老齡化現象的加劇,公墓需求也勢必要增加,這要納入大的城市規劃統籌考慮。
“國外很多墓地都是風景優美的公園,國內的墓地也可以效仿向園林化、生態化發展,能夠增加城市的公共空間。”孫剛說。
金錦萍之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前雖然有《公墓管理暫行辦法》等法律規定,但政府對公墓性質的認識長期“錯位”,沒有將公墓納入城市發展規劃當中。公墓是伴隨城市化進程出現的,理應是城市必要基礎設施的一部分。
降低用地成本,政策應向非盈利公墓傾斜
孫剛表示,現在公墓用地審批比較嚴格,再加上地價上漲,客觀上造成了公墓價格的過快增長。其實很多荒山都可以搞公墓,不僅可以提高公墓供應量,還可以提高山體綠化率。
“以玉函山公墓東山來說,以前就是一座荒山,現在開發成公墓后滿山都是松樹,在遠處根本看不到墓碑。”孫剛說,山上栽樹需要一定的維護周期才能存活,如果僅僅是搞綠化栽樹的話收益很少,沒有人愿意干。但如果納入城市規劃,政府出臺政策引導建設偏重公益性質的公墓,收取略高于成本價的價格,不但解決了市民買墓難題,還可以籌得資金綠化荒山,可謂一舉多得。
金錦萍認為,目前政府還將公墓看作“過渡性設施”,套用經營房地產的方式管理墓地,這是出現高價墓地的根本原因。應該把公墓看作城市“基礎設施”,按照福利事業用地的情況劃撥這部分土地,以提高對墓地的土地供給,只收取可供維持基本管理開支的費用即可,降低公墓的成本價。
她同時強調,保證公墓的公益性并不意味著排斥盈利性公墓,而應該交給市場自由選擇。國家應該在政策方面對二者有不同的制度安排,向非盈利性公墓傾斜。倡導公墓納入城市規劃,也不意味著大張旗鼓地擴大公墓面積。只要測算出能夠滿足80年至100年基本需要的用地面積,再配合“可循環使用”的理念倡導,應該基本能解決公墓的持續使用問題。
相關鏈接
陜西城市公益性公墓單價2600元
為加強城鄉公益性公墓建設并建立困難群眾殯葬救助制度,陜西省啟動了首批25個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設項目,目前已經開工過半,其中2個建成并投入使用。已投入使用的西安市閻良區荊山公益墓園墓位占地面積小,平均一個墓穴的價格在2600元左右,遠低于經營性墓地的價格。
今年遼寧14個市都要建一處城市公益性公墓,此類公墓不以盈利為目的,實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以確保逝者“葬得起”。
城市居民也將享受公益性公墓
2012年10月29日,民政部就首個《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設標準》(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征求意見,明確城市公益性公墓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為公民提供安葬(安放)骨灰的社會福利設施。城市公益性公墓的建設用地應符合當地城市規劃,并從嚴控制用地規模,倡導節地生態葬式葬法。
日前民政部社會事務司負責人介紹,《關于加強公益性公墓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出臺。今后,全國所有城鎮將實現公益性公墓全覆蓋、生態方式安葬將可獲費用減免,中低價墓位納入政府定價和指導價管理。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