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美麗中國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2013-04-03 08:33:59 來源:光明日報 瀏覽次數:
調研組還發現,一些地方在積極探索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希望通過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旅游業、文化產業等實現從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轉變。但是,服務經濟發展的前提是充分的工業化、現代化,而我國很多地方仍然沒有完成工業化、現代化的任務。沒有強有力的工業經濟成果支撐,大規模的服務經濟也就無從談起。旅游業、文化產業等對資源、人才、市場的要求都很高,并不適合所有地區。因此,如何在未充分工業化的經濟基礎上,完成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經濟的集約型、內涵式、可持續發展,是擺在我國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面前的一大難題。
?、采鷳B文明建設體制機制不健全
生態環境立法不完善、執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監管監督機制不完善。特定領域配套制度不完善,如尚未建立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等。目前我國的政績考評仍然多以GDP為主要指標,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剛性規范較少,地方政府基于政績考核等因素,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同時,考評與任職周期短,造成了地方政府偏重短期利益,生態建設的長期效益被人為忽視,個別地方主要領導干部缺乏生態建設的動力。
環境管理體制不順阻礙生態文明建設。我國資源管理、環境保護分屬不同部門主管,部門之間協調、合作較難。甚至由于部門間各自出發點不同、成績考核標準不同,形成了生態環境建設的部門博弈,環保部門與經濟部門的協同難度大,互動機制不健全,最終造成國家生態環境政策失靈。個別上級部門和上級領導對地方建設的干涉,成為影響地方生態建設不可抗拒的人為因素。當一些有背景的大型企業以地方經濟發展的“大局”相要挾時,地方政府往往被動接受企業的生態違規行為,近年來發生的多起環保事件就是這一問題的佐證。
環境產權制度不明晰,環境經濟政策體系不完善。我國尚未真正建立起完善的排污權交易市場機制,生態補償機制不完善。生態補償融資渠道和主體單一、補償領域過窄、標準偏低、“項目工程”為主的補償方式缺乏穩定性。
?、硣袢狈?ldquo;生態生產觀、生態消費觀”
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全體國民共同努力。但是,目前“美麗中國,人人有責”的責任意識普遍缺失,制約著“美麗中國”建設。個人價值觀中的利益訴求、利己訴求過重,公益心淡薄,使得人們在生產、消費時,首先考慮的是個人利益、個人方便,而非他人、集體、社會的長期利益,出現了農民“自己的菜不打藥,打藥就打商品菜”,市民“一邊堵車罵霧霾,一邊開車造霧霾”的社會現象。被邀下河游泳的溫州瑞安市環保局局長就曾表示,河流污染的主要因素是生活垃圾。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享樂主義價值觀和炫耀式消費行為在國民中滋生。一些人通過炫耀性消費博得社會艷羨,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社會上的奢侈浪費之風有擴散的跡象。若不及時制止,人們的利己型生活觀將加劇人們需求無限性與生態系統供給有限性之間的矛盾,勢必對生態環境造成大的威脅,成為影響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制約因素。
發達國家的建設經驗
西方發達國家也走過從“先污染后治理、邊污染邊治理”到生態環境最終得到改善的道路,他們的經驗值得充分借鑒。
?、眹栏窳⒎?,為生態建設提供切實保障
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成熟的生態建設法律體系,將“可持續發展”“以預防為主”“污染者承擔責任”“公眾參與”等原則納入法律體系中,生態違法成本高昂。許多國家的環境保護法都有“按日處罰”規定,如美國《環境責任法》規定對違法者可處以每一違法持續日最高達2.5萬美元的罰款;對累犯者則處罰額度更高,可處以每一違法持續日達7.5萬美元的罰款。
?、餐晟普?,稅收、財政成為有力杠桿
美英法德等國針對企業和居民的生產生活垃圾開征生態稅,收繳的稅金除用于廢棄物的回收處理,還用于回收新技術的研發,同時為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項目提供抵稅優惠。俄羅斯用于生態補償方面的稅收占稅收總收入的3%左右;英國對使用清潔燃料的對象補貼70%的改造費;日本政府對實施建筑物綠化的居民或企業給予50%到100%的資金補貼。為擴大可再生能源市場,歐美國家政府優先采購含有可再生成分的產品。
?、澄{社會力量,加強宣傳教育
西方發達國家民間環保組織力量強大,而且專業化極強。英法美等國設有野生動物基金會、鳥類保護協會等。在社會生態建設層面,教會、社會團體等非政府組織在歐美發達國家的社會救助體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除積極參加政府社會救助計劃外,它們也制定和實施自己的救助計劃,內容涉及環境衛生、醫療、學前教育、成年人掃盲、社區服務等內容。美國環保局針對幼兒園和小學生制定了“地球衛士俱樂部”計劃,以益智問答的方式教授環保知識,并以證書和徽章給孩子們正式的確認,激發他們的參與興趣;新西蘭環保部門在小學開設有機園藝種植課程,幫助小學生學會不使用化肥種植花卉和蔬菜。
?、醇哟笸度?,保證技術研發力度
西方發達國家支持環保技術不遺余力。美國依靠“陽光美國計劃”資助研發并減少技術市場化的障礙,增強太陽能的商業競爭力;加拿大政府前后投入20億加元(約人民幣120億元)制定了“節能之星”門窗的嚴格技術標準;法國米其林集團投資15億美元在中國啟動高性能子午線輪胎環保搬遷改造及擴展項目,進行節能綠色輪胎技術的研發與推廣,節油的同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