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農林大學試水"三位一體" 園林專業計劃招生30人
浙江農林大學“三位一體”招生咨詢實錄
2013年浙江省“三位一體”高考報名和招生已于3月如期啟動。為幫助考生了解最新資訊,更好地為考生和家長服務,讓大家及時、全面地了解2013年“三位一體”高招權威信息,浙江在線金牌欄目《招辦主任面對面》,特別邀請浙江農林大學園林學院院長包志毅、浙江農林大學招生辦主管何振波,做客浙江在線,為廣大考生及家長答疑。
【主持人】:請為觀眾朋友們介紹下浙江農林大學的基本情況。
何振波:浙江農林大學位于杭州西郊國家森林城市、全國優秀旅游城市——臨安市,是浙江省屬全日制本科院校,創建于1958年,時稱天目林學院,1966年更名為浙江林學院,2010年更名為浙江農林大學。經過50余年的建設,凝練了“堅韌不拔不斷超越”的學校精神,已發展成為一所以農林學科為特色,涵蓋農、工、管、文、理、法、經、醫、藝等九大學科門類,具有本科和研究生辦學層次的多科性大學,2012年,我校獲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
學校設有17個學院(部),57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重點專業、重點建設專業12個。現有省“重中之重”學科2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8個。有1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4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學校面向30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各類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1100余人,留學生、農民大學生、繼續教育學生4500余人。
學校現有東湖、衣錦2個校區,占地面積25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60余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逾2.3億元,另外學校諸暨校區正在建設。擁有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各1個,省級重大科技創新服務平臺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7個。
學校現有教職工17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000余人,高級職稱560余人。擁有共享院士2人、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2人、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1人、農業杰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1個、浙江省“千人計劃”7人、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省政府特聘教授(錢江學者)5人、省“151”人才工程培養計劃78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8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高校創新團隊1個,省級重點創新團隊9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等18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8人。
近年來,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有國家級課程3門,省級精品課程23門。建有浙江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及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近五年,本科生在全國性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獎800余項,其中獲全國“挑戰杯”競賽金獎2項、全國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1項;7篇論文被評為“浙江省百篇優秀碩博論文”。學校積極推進創新創業教育,連續兩年被評為在杭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工作優秀單位。2007屆畢業生楊珍被評為“全國就業創業先進個人”,2009屆畢業生劉霆被評為“全國道德模范”,2010屆畢業生左力被評為“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近五年來,學校共承擔包括國家級科技項目在內的科研課題3300余項,科研經費總量近5億元。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4項;三大檢索收錄論文850篇,授權專利368件,出版專(編)著229部。先后與浙江省40多個縣市開展多種形式科技與服務,完成開發項目800多項,產生直接經濟效益100多億元,帶動20多萬人脫貧致富,促進了地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學校連續9年被評為浙江省科技特派員先進派出單位,2009年被評為全國科技特派員工作先進集體。
學校開門辦學,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與美國、日本、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韓國、瑞典等20多個國家(地區)的50余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校際協作關系,開展學術交流、聯合辦學、科學研究等活動,國際影響力逐步提高。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致力于以生態為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浙江省生態文化研究中心”掛牌我校。“兩園(校園、植物園)合一”的現代化生態校園被譽為“浙江省高校校園建設的一張亮麗名片”,“是一個讀書做學問的好地方”。學校被教育部、國家林業局等單位授予“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十二五”期間,學校將匯聚全校師生的智慧和力量,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提升內涵,促進轉型”發展主題,把提高質量作為事業發展的核心任務,全面實施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朝著建設國內知名的生態性創業型大學的戰略目標闊步前進!
【主持人】:貴校2013年“三位一體”招生專業是什么?招收多少人?為什么選這個專業進行三位一體招生?基本的報名條件是什么?所屬學院園林學院的情況及教學條件如何?
何振波:我校2013年“三位一體”招生專業是園林專業,計劃招收30人。之所以選擇這個專業,主要是因為我校園林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也是浙江省重點專業,專業辦學實力較強,也希望選拔到一批具有培養潛質的學生,并將他們培養成才。
我校“三位一體”的基本報名條件如下:具有浙江省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報名資格,符合以下條件之一者均可申請報考:
(一)學業水平測試(高中會考)成績6門(含)以上科目為A等,其余為C等(含)以上,同時,綜合素質評價均為P等(含)以上。
(二)學業水平測試(高中會考)4門(含)以上科目為A等,其余為C等(含)以上,同時綜合素質評價均為P等(含)以上,且符合以下專項條件之一者:
1.學科競賽類:高中階段在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包括: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中獲得省級賽區競賽三等獎(含)以上。
2.科技創新類:高中階段以第一作者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含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或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中獲得省級三等獎(含)以上,或在全國“明天小小科學家”活動中獲三等獎(含)以上;或以第一發明人取得發明專利(不含外觀專利、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3.語言文學特長類:高中階段以第一作者正式出版文學專著或在全國性作文比賽(包括“葉圣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中獲得三等獎(含)以上;或在全國創新英語作文大賽中獲優勝獎(含)以上,或在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中獲三等獎(含)以上。
4.藝術特長類:在高中階段參加北京大學全國中學生藝術周、清華大學全國中學生文化藝術冬令營美術類藝術測試并獲二級(含)以上證書或參加浙江省教育廳組織的美術類藝術特長測試并獲得A級證書。
園林學院的概況及具體教學條件、就業等情況請包院長介紹。
【主持人】:下面有請包院長給我們介紹下園林學院辦學情況。
包志毅:園林學院是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旅游與健康學院的簡稱,于2011年3月重新組建,是浙江省屬高校唯一具有風景園林學、建筑學、城鄉規劃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與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規模大、實力強、特色鮮明的二級學院,以培養人居環境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高級專業人才為主要任務。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前身為1985年組建的園林系,2002年成立園林與藝術學院,2005年與藝術設計學院分設。旅游與健康學院前身為2002年組建的旅游系,2003年成立旅游學院,2005年發展為旅游與健康學院。
學院現有教職工122人,其中,專任教師99人;教授14人,副教授30人;博士(含在讀)35人。聘請20余位國內外知名學者、專家擔任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目前在讀本科生1911人,碩士研究生244人,聯合培養博士生2人。大多數教師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同濟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已經形成力量雄厚、結構合理、整體素質高的教學科研隊伍,在國內同類學院中處于前列。
學院有園林、建筑學、土木工程、風景園林、藝術設計(園林藝術設計)、旅游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健康管理)等7個專業及專業方向,園林、建筑學、土木工程為第一批招生專業。其中,園林專業是國家特色專業和浙江省重點專業,2012年獲浙江省省級優勢專業立項建設,2013年獲教育部“十二五”本科教學工程專業建設項目立項。學院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根本,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在強化第一課堂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校內外教學實習、實訓基地和科技服務實體,積極開展以學科競賽、設計競賽、科研項目、實驗室開放、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為主要內容的二、三課堂活動,通過建立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及師生工作室,通過舉辦“風采園林”、“生態旅游節”、“展望”學術沙龍等學生精品校園文化活動,進一步強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近年來,我院學生在世界風景園林師聯合會學生設計競賽、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挑戰杯”飛利浦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高教杯”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瑞田杯”最佳人居環境設計大賽、中日韓大學生風景園林設計競賽、浙江省“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全國總決賽等各類賽事中成績優異,表現突出,獲得各類獎項近50項。2012年我院學生團隊獲得2012國際風景師聯合會(IFLA)亞太區唯一的一等獎。
學院現有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風景園林學、建筑學、城鄉規劃學、土木工程、旅游管理等6個學科,其中,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學科是省重中之重學科林學的重要二級學科、風景園林學為省級重點一級學科。擁有花卉產業省級重點科技創新團隊、觀賞植物學省級教學團隊、研究生教育省級創新示范基地等教學科研服務平臺。學院充分利用學科專業特點,堅持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強化學科專業的應用性,進一步加強“學科專業鏈與產業鏈對接”。近年來,企業每年在我院設立的各類獎、助學金共有20萬元/年。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近年來,學院共承擔省級以上縱向課題40余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13項),完成杭州湘湖二期南岸景觀設計、寧波植物園設計、紹興六湖植物景觀規劃等重要橫向課題和重大項目,經費總額達5000余萬元。科技成果獲省級以上獎項13項,出版專著30余部。在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綠色建筑、休閑旅游與健康等領域具有很強實力,為浙江成為園林產業強省、花卉苗木強省、休閑旅游強省等做出重要貢獻。
學院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與美國、日本、荷蘭、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的院校、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學院“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的戰略目標是:堅持“結構優化、特色凝煉、質量提升、內涵發展”,“把學院初步建設成為以人居環境類學科專業為特色的創業型學院”。
【主持人】:能否請包院長繼續介紹下園林專業及培養方式方面基本情況?
包志毅:我校園林專業于1985年開始招生,是國內較早開設該專業的學校之一,近30年來累計向社會輸送人才1500余人,目前在校生360人。本專業是國家特色專業、浙江省重點專業,2012年獲浙江省省級優勢專業立項建設,2013年獲教育部“十二五”本科教學工程專業建設項目立項。
按照“理念先進、目標明確、師資優化、條件完善、教學優秀”的建設思路,園林專業逐步成為在辦學思想、教學改革、人才培養等方面全國一流、具有顯著特色和較高社會聲譽的優勢專業。專業建設內容及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8個方面:
1、優化課程體系,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深化
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先后進行了三輪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確立了“平臺+模塊”為結構特色的課程體系,形成了“園林植物及其應用”、“園林規劃與設計”、“園林工程與管理”的專業培養方向。以項目為載體,以“師生工作室”為平臺,開展“開放式教學體系和多寶塔狀教學模式”改革,有效地促進和提高了學生實踐能力。
2、學科專業良性互動,科研促進教學成效顯著
以“風景園林學”和“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省級重點學科為支撐,在科研方向基礎上,逐步形成專業特色。研究所、實驗室、創新基地等學科平臺成為學生實踐平臺,每年學科設立學生科研項目20余項,實驗室開放項目10余項,100多人次學生參與教師橫向課題。通過教學大綱修訂將教師科研成果及時地充實到教學計劃中,教師100多項科研成果成為教學案例庫。
3、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教師綜合能力不斷提升
目前,本專業有專任教師33人,其中高級職稱占82%,博士學位占45%。擁有省級教學團隊1個,校級教學團隊2個,建成3個課程組,實施主講教師制度。4人被評為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進個人,1人被授予“浙江省優秀教師”稱號,2人獲“教學名師”,3人獲“教壇新秀”。共承擔縱、橫科研課題241項,經費總額8000余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省部級項目37項,科研經費總額近1100萬元。發表高水平論文156篇,出版專著23部,獲得獎項16項,教師服務社會能力不斷增強。
4、適應教育發展要求,課程與教材建設穩步推進
共建有省、校級精品課程10門,網絡課程14門,雙語課程2門;編寫教材15部,實習手冊10部。其中,省級重點建設教材2部。完成大類培養核心課程建設,初步建成網絡植物資源庫。
5、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教學成果獲得業界認可
推動“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改革,積極探索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改革。承擔新世紀教改項目等各類教改項目36項,發表教改論文37篇,獲得教學成果獎6項,其中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6、強化”產學研用”結合,平臺建設步伐扎實推進
現有園林綜合實驗室、園林植物溫室等3個實驗室,室內面積2812平方米,設備總值402.25萬元;有園林設計院、環境藝術工程公司、園林教學實習實訓基地、學生創新中心等4個校內教學實習基地;與嶺南園林、棕櫚園林、愛立特園林等9家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校外實踐基地,設立專項獎學金20萬/年;與紹興市政府、遂昌縣政府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實習實訓基地。
7、強化能力素質培養,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
在強化第一課堂的基礎上,積極開展以學科競賽、設計競賽、科研項目、實驗室開放、社會實踐為主要內容的二、三課堂改革。學生申報科研立項53項,參加各類學科競賽500多人次,共獲得“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中日韓大學生風景園林設計競賽銀獎、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大學生設計競賽評委獎等重要學科競賽獎項47項,畢業生就業率達96%,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總體綜合素質滿意度達97.6%。
8、強化教學質量監控,課堂教學質量明顯提高
建立專業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專業建設與質量監控。建立健全教學管理制度,出臺關于園林專業的各類規章制度13個。完善教學質量標準與規范,執行教學質量“一票否決制”。實施主講教師制度和課程組定期研討制度,完善教學質量檢查和評估標準,實行教學效果與獎懲考核掛鉤機制,教學質量明顯提高。開展專業生源分析和畢業生跟蹤調查,調查結果反饋教學。
【主持人】:很多考生認為園林專業比較有特色,在此請包院長介紹下園林專業的特色,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包志毅:園林專業的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產學研相結合,構建了開放式教學體系
緊密結合產業經濟發展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要求,聯合園林綠化企業、地方政府開展合作教育創新與實踐,建立多層次學生實踐平臺,拓展辦學資源和空間,形成企業、政府和高校人才培養合力。實行開放式教學體系,強化實踐技能訓練。推行“多寶塔狀”教學模式,構建“多寶塔狀”教學互動團隊,參與科研和學科競賽,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
2、學科專業良性互動,專業特色逐步顯現
依托2個省級重點學科,通過凝煉學科方向,以科研促教學方式,逐步形成了以“園林植物及其應用”、“園林規劃、設計、施工為一體”的專業特色,人才培養特色得到業界認可,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總體綜合素質滿意度達97.6%。
3、校園(植物園)兩園合一,實踐基地條件優良
兩園合一的校園(植物園),是一個集教學、科研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于一體的實踐教學基地,擁有2800多種植物,該專業的10余門課程的實踐環節在校園(植物園)展開。9年來,共有400多人次的師生參加了植物園的建設與管理,每年圍繞植物景觀改造開展多項設計競賽,參加學生300多人次。
【主持人】:很多考生與家長很關注畢業后的就業情況,在此請包院長為我們介紹下園林專業就業情況。
包志毅: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在城鎮建設和改造過程中,越來越關注綠化景觀設計;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全社會對生態文明的重視,綠化及生態環境成為新追求。特別是黨的“十八”大提出了“美麗中國”和“生態文明”建設,政府與行業企事業對園林專業人才需求旺盛。
我院園林專業致力于人居環境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的高級專業人才培養為主要任務,畢業生能在城市建設、園林、風景旅游區、森林公園、農林業等部門從事規劃、設計、管理、科學研究等工作,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匹配度高,就業前景好。通過近30年的專業建設,逐步形成了以“園林植物及其應用”、“園林規劃、設計、施工為一體”的專業特色,人才培養特色得到業界認可,畢業生就業率年均達96%,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總體綜合素質滿意度達97.6%。
【主持人】:貴校“三位一體”考試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何振波:根據我校“三位一體”招生簡章,通過書面評審的考生須參加學校組織的綜合測試,綜合測試以考察學生綜合素質及專業發展潛質為主。綜合測試由面試和徒手畫兩個部分組成,主要考核內容為:⑴專業精神;⑵審美能力;⑶分析理解能力;⑷溝通表達能力;⑸實踐創新能力。綜合測試成績=面試分×90%+徒手畫分×10%(面試、徒手畫的滿分均為100分),綜合測試成績滿分為100分。
【主持人】:貴校“三位一體”考試的綜合成績如何計算?
何振波:綜合成績按“學業水平測試(高中會考)成績(折算成滿分100分)×20%+綜合測試成績(折算成滿分100分)×30%+高考總分(折算成滿分100分)×50%”計算形成。
【主持人】:考生還應該注意什么?
何振波:一是要注意把握報考機會與時間節點;報考我校的考生一定要仔細看我們的“三位一體”綜合評價選拔錄取招生簡章,其中的每一個時間點都要注意。我們報名時間是2013年3月22日—4月7日;4月17日在我校招生網公布書面評審通過名單;4月27日到我們學校報到,現場確認,繳報考費,熟悉場地等;4月28日進行綜合測試,包括徒手畫和面試兩個環節。同時,我們要求考生真實地提供的書面評審材料,希望考生誠信考試,不要弄虛作假,也千萬不要遺漏材料。
二是要調節好考試狀態;浙江省“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制度的一個重要特點在于,弱化了傳統高考在錄取時的重要性,而是根據考生會考、校考、高考三個成績來錄取考生,同時沒有設置批次線要求,安排在提前錄取批次進行錄取,對于考生而言,相當于給予了考生更多的選擇機會,擴大了其選擇權,因此有利于減少考生學習壓力。希望考生根據考試內容,注重平時積累,展示真實自我與專業潛質,考出一個好成績。
園林專業在招生錄取時有特殊要求?
何振波:因為我校“三位一體”園林專業錄取批次為一批提前錄取,因此考生首先要參加高考一類科目測試,即含模塊的考試。
二是學生要符合體檢要求,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例如,色覺異常Ⅱ度(俗稱色盲)的考生不能被我校園林、藝術類、動物醫學、動物科學、農學、林學、園藝、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等專業錄取,請各位考生根據自身情況填報專業志愿,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在此,我們歡迎各位考生報考我校,我校本科招生網開通咨詢熱線,0571-63730908,歡迎大家撥打,或者登錄我校本科招生網zs.zafu.edu.cn查詢與網上報名,也希望各位考生和家長來校參觀考察,我們將竭誠為大家提供周到的咨詢服務。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園林專業學生、企業萌新必看!
園林專業的應用在我們生活中是常見的,那么園林專業未來發展前景是怎么的呢?下面棕櫚教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17園林專業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詳細】
東方園林:水體治理“三位一體”技術樹行業標桿
在我國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加快的過程中,由于水污染控制與治理措施滯后,一些城市水體尤其是中小城市水體,直接成為工農業及生活廢水的主要排放場所,導致城市水體大面積受污染,形成黑臭水體。【詳細】
浙江農林大學:辨認校園植物成師生必備技能
浙江農林大學作為我省一所農林類專業的本科院校,校園里的植物種類絕對在省內高校中屬一屬二。據學校官方公布,校園里有各種植物近3000種,其中珍稀植物超過100種,整個校園已經成為集教學、科研、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生態校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