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米山鎮苗木種植業成功轉型 綠化苗木身價大漲
3月24日,在米山鎮姜格莊村,漫山遍野的綠化苗木隨風搖曳,村民們有的在忙著同苗木購買者交談,有的正忙著為買主挖苗木。正值植樹造林的好時機,米山鎮的綠化苗木每天都吸引眾多苗木購買者前來選購,苗木身價也“扶搖直上”,種植戶年純利潤平均在五六萬元左右。
困境中謀求轉型
24日,姜格莊村村民鄭建濤告訴記者,該村種植苗木已有30年歷史,以前主要種植蘋果樹苗、梨樹苗、桃樹苗等。雖然不愁銷路,但是價格忽高忽低,加上其它地方種植果樹苗木的面積在逐漸擴大,果樹苗木的市場優勢已經不明顯,在果樹苗木低谷時期,每棵0.2元依然賣不出去。
2011年起,姜格莊村在傳統單一種植果樹苗的基礎上,嘗試種植綠化苗木,經過兩年的摸索,姜格莊村綠化苗木現有近500畝。
這幾年,各地環境綠化、美化力度不斷加大,綠化苗木市場需求量日益增大。“綠化苗木市場前景廣闊,且人工、農資等方面的成本較低。”米山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對此,該鎮積極引導姜格莊周邊村種植綠化苗木,現如今僅姜格莊村,就已經發展綠化苗木近500畝,品種達30多個,全鎮綠化苗木種植達到1000多畝。
綠化苗木帶來大收益
今年姜格莊村綠化苗木推向市場后,紫葉李、紅葉碧桃等綠化苗木銷售情況良好,1米以上的紫葉李能賣到3元一棵,1米以下的能賣到2元至2.5元一棵,紅葉碧桃能賣到15到16元一棵。僅紫葉李和紅葉碧桃這兩個品種就銷售近20萬棵。
據米山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鎮與種植村兩委一同為綠化苗木找“婆家”。經過多方努力,村民們的綠化苗木除了在本地市場上供不應求外,還遠銷新疆、甘肅、安徽等地。如今,米山鎮種植綠化苗木村民的純利潤平均每年在五六萬元左右,有的村民年收入達20萬元以上。
如今,米山鎮已有數百名婦女熟練地掌握了苗木嫁接技術,這樣既能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也能節約種植成本。成本降了,銷路有了,沒了后顧之憂的村民們一心撲在了綠化苗木的種植上,小小綠化苗木打開了村民們的致富路。
打造種植專業鎮
“現在是信息時代,我們決定好好利用網絡這一資源推銷我們的綠化苗木。”姜格莊村村委負責人說,他們計劃建立一個網站,對外推介苗木信息,以更好地打開銷路。
針對冬季嚴寒,一些綠化苗木不易成活的特點,米山鎮還邀請相關專家,舉辦多場關于管理、種植等方面技術的培訓班,提升種植戶的相關技術和經驗,并積極推廣溫室綠化苗木種植,規避露天綠化苗木種植成活率較低、天寒不易成活等風險。
據米山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米山鎮作為苗木種植基地,目前形成以姜格莊村為中心,東下莊村為依托的兩大綠化苗木種植基地,通過這兩個綠化苗木種植較為成熟的村,帶動周邊山西頭、小山前等6個村的苗木種植,將綠化苗木打造成帶動群眾增收的支柱性產業,將該鎮打造成綠化苗木種植專業鎮。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灌木類苗木該如何應對市場
2018年春季苗木栽植已接近尾聲,今年在灌木類苗木銷售中遇到幾個問題和感受在這和大家分享。【詳細】
苗木產業下一個熱點之生態苗木
生態苗木,顧名思義,就是為生態建設而使用的綠化苗木。現在,因為苗木市場的疲軟,大家都在熱議,走生態苗木之路是否能擺脫目前的困境?什么地方能用到生態苗木?哪些樹種可以做生態苗木?【詳細】
要想做好苗木產銷,不了解市場環境不行
眾所周知,產品的銷售取決于市場的需求,而市場需求的變化又受制于整體經濟環境的變化。苗木產品作為一種生態建設的基本材料,最終都是要銷往建設工程的,因此,一些國家政策、政府行為、社會趨向等宏觀因素的變化對其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