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城市不能只朝“錢”看
廣州著名創意文化園紅專廠面臨被拆?近日,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的一條微博引發熱議:廣州著名創意文化園紅專廠或將為廣州國際金融城的建設“讓路”而被拆除。對此,市規劃局表示,由于規劃目前還在研究之中,所以紅專廠是否將拆除也尚未確定。紅專廠經營團隊則表示,其在2009年與廣東罐頭廠簽下合約,使用時間為10年,目前仍在合同期內。
據悉,紅專廠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廣東罐頭廠,廠房是清一色的蘇式建筑。2008年,食品廠搬離廣州市區。但園區的歷史老建筑得以保存下來,并被打造成創意文化園,集創意、休閑為一體。
實話實說,紅專廠在廣州的影響只能說限于小眾,要說歷史也不是太悠久,建筑也基本上不具備嶺南特色。當廣州那些著名的歷史文化建筑在一個又一個強大的規劃中,漸次消失已成常態的時候,一個紅專廠的去留,恐怕在城市規劃者眼中,算不上是個問題。我還得承認,紅專廠雖然也在產生著經濟效益,但要是比起金融行業,恐怕也只能是小巫見大巫,沒法相提并論。
也就是說,只要城市的管理者熱衷于“經營城市”,把城市規劃與建設當作一條生財之道,那么什么宜居、什么傳統、什么文化,這些城市規劃和建設應當恪守的價值,都可能會讓位出局。事實上,千千萬萬個“紅專廠”以及比紅專廠還要珍貴的建筑,已經、正在或將要消失。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政府部門有了相當可觀的收入。但市民卻要為此付出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雙重代價。在物質上,物價騰躍、交通擁堵、環境污染,有的人還失去了自己的家園。在精神上,城市的變化日新月異,以至于越來越陌生和沒有文化,市民對城市的認同感,大受影響。
讓市民過得不舒服的城市,失去廣大市民認同的城市,縱有廣廈千萬間,黃金遍地,也只能是一座“貧窮”的城市。而成功的城市,最大的優點就是包容,每個傳統、每種文化、每種事業、每個族群,都能夠各得其所,都有容身之地。進而,城市也就能夠滿足各種不同的需要。因此政府有關部門必須改變價值觀,不能以經濟效益作為檢驗城市規劃與建設成功的唯一標準,而是要有包容的心、尊重的態度和多元的眼光,發現并尊重那些看起來不起眼的人、事物以及事業的價值,并給予一席之地。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果規劃部門的價值觀能夠有這樣的轉變,必然能夠給社會帶來除了經濟效益以外的豐厚的回報。比如說紅專廠,就正在以實際行動和效果洗刷著“文化沙漠”的污名,這不也是政府部門想做的事情嗎?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