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輝東:為什么要在洞庭湖湖口筑壩
(4)應當建造一個萬噸級船隊或萬噸級船閘為未來水運發展預留空問。
2007年9月在武漢召開“三峽工程運行與長江中游水道研討會”,我應特約撰寫《湖南水運與長江黃金水道建設》的文章在會上交流,預感到我國水運巳進入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建設期。國家投入巨資對長江航道進行疏浚后,萬噸級貨輪即使在枯水期也能進入洞庭湖。2010年11月22日,載重9900噸巴西粉礦的萬噸貨輪“柏順698”靠泊城陵磯港13號散裝碼頭,該輪吃水6.4米,核定裝載噸位為1.2萬噸,創造了城陵磯港接卸能力的歷史新紀錄。岳陽綜合樞紐擬“建三線3000噸級船閘”,以發展的眼光從長計議,我認為應當建造一線萬噸級或萬噸級船隊的船閘,為未來水運發展預留空間。
(5)三峽水庫下泄清水對荊江河道沖刷下切以及岳陽綜合樞紐運行后對武漢供水有什么影響,應當結合三峽水庫運行后河道沖淤變化及江湖關系變化進行研究。
三峽水庫下泄清水對荊江河道沖刷下切會怎樣繼續發展?由此而引起的洞庭湖枯水期缺水是否會繼續加重?湖口筑壩是否會妨礙洪水下泄?城陵磯建壩后對湖北及武漢供水會發生什么影響?對這些問題需要結合三峽水庫運行后河道沖淤變化及江湖關系變化進行研究,并探討興利去弊措施。對是否妨礙洪水下泄以及是否影響武漢供水的問題,我認為由于綜合樞紐采用調枯敞洪模式,既不會妨礙泄洪,也不會減少對武漢的供水量,反而會為枯水期增加武漢供水量創造有利條件。
作者系湖南省人民政府原參事,湖南省人民政府經濟研究信息中心正廳級退休干部、研究員,湖南省洞庭湖可持續發展研究會副理事長,湖南省洞庭湖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會首席專家,長江技術經濟學會常務理事
編輯:zha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