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的生與死
傳統城市的公共空間有兩個:街巷胡同和寺廟。雖然這些地方都在,只不過它已被改成其他用途。要治理這些,要用中醫的療法,不要用西醫:動不動就切除安假肢。
王軍:新華社高級記者,《城記》作者
華新民:民間古城保護人士
徐蘋芳: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
姚遠:日本早稻田大學特別研究員
大拆大建的動力
記者: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出臺后,已確定了古城老城區整體保護的原則,為何對古城的拆遷卻一直沒有停止過?
華新民
華新民:2005年1月通過的新修編的北京總體規劃上明確規定,“舊城整體保護”、“停止大拆大建”,但實際拆得越來越厲害了。北京老城仍不斷以種種名義被徹底毀滅——文物建筑方面,比如南橫東街131號的明代華嚴庵,比如王府井的最后一座王府倫貝子府,整體街區方面比如地安門東大街兩側、宣武區的大吉片、舊古樓大街一帶等。土地財政把政府變成了土地商人。所以要想保護舊城,保護中國所剩無幾的歷史城市和歷史街區,必須從根源上解決——要追蹤錢從哪里來,地從哪里來,并把這個根源切斷。
城市越來越大,公共用地越來越少
記者:為什么城市越來越大,公共用地越來越少?可以用來交流的公共領域越來越少?
徐蘋芳
徐蘋芳:胡同里的廟宇、道觀,那些中國城市傳統上用來交流的地方,差不多都沒有了,現在有的只是超市、銀行和公司。中國城市自古以來沒有建廣場的習慣,而是在廟里參加一些活動,比如廟會。而公司里有什么可交流的?講的全是利益。
王軍
王軍:就北京而言,傳統城市的公共空間有兩個:街巷胡同和寺廟。雖然這些地方都在,只不過它已被改成其他用途。公共空間就像人體的穴位一樣,這個穴位好血液就會循環。我們應該把這些地方針灸好。政策在那里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拆了,這樣,地段的價值就出來了,資本就進來了,再有一個修繕導則,慢慢地,它就會自己好起來,如果有非常好的社區參與,那么這個地方的商業活動會得到很好的控制。煙袋斜街也是很好的例子,政府宣布不拆了,還改善了這個地方的公共服務,把市政設施接了進去,一下子就活了。所以我認為要用中醫的療法,不要用西醫:動不動就切除安假肢。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