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城鎮化”遭遇難題
初春的霧靄把山腰以下全部“淹沒”,但山頂依然陽光明媚。位于山頂的重慶梁平縣柏家鎮沐浴在陽光中,仿佛“天上的街市”,純凈而明朗。
擁堵:鎮長眼里最急迫的事
柏家場鎮大約有0.5平方公里,在梁平縣屬于中等規模的農村場鎮。和一般山區場鎮的寂靜不同,柏家人多、嘈雜。
大年初二,早上七八點鐘,大街小巷的店鋪幾乎全部開張,吃的、穿的、用的,各種城市商業業態,以及學校、銀行、醫院、郵局等社會公共服務機構,一應俱全,只有趕場農民肩上的背簍和空氣中夾雜著的泥土和羊糞的氣息,表明這里是真實的農村。
柏家鎮鎮長劉中培,背著雙手游走在擁擠的人群中,不時有人向他招呼并遞上香煙——他被稱為“父母官”。
但劉中培的行政指令,也有未能抵達之處——沒有足夠的商業市場,大部分農產品和日常百貨用品,只能在狹窄的主干道兩側交易,游攤小販推著小車或背著背簍當街叫賣,實在難以給拼命按著喇叭的汽車、摩托車讓出通道。
逢趕場天,過境車輛要穿過這座場鎮,甚至需要半個小時。
治理場鎮秩序,讓人車分流,是劉中培眼里“最緊迫的事”。
實踐:城鎮化與工業化相互促進
柏家鎮黨委書記張習騰,對劉中培的“緊迫”不以為然。
在他看來,柏家場鎮目前的擁堵,是中國農村城鎮化歷程中,由“無序”走向“有序”的必經階段。正如整個中國經濟,當下面臨的任務是轉型升級,而走到這一歷史關口,其基礎正是前三十年粗放經營模式所積累起來的經濟總量。
張習騰更愿意將柏家場鎮的擁擠,看作是這個山區鄉鎮城鎮化進程加快的表現。
梁平縣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末,柏家鎮有常住人口17279人,城鎮常住人口為2760人,城鎮化率為15.97%。而2011年,全國城鎮化率為51.3%,重慶市為55%,梁平縣為35.9%,比較而言,柏家鎮的水平不高。
但張習騰對這份賬單“比較滿意”。最近兩年,該鎮城鎮化率從12.92%提高到15.97%,年均增幅1.525%,也就是說,每年有264個農民從周邊鄉村涌向這座場鎮,變身為城鎮居民。
事實上,在農業稅全免、種糧有補貼的政策環境下,讓農民進城,并非一件易事。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喬新生:中國城鎮化發展的新動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特別是社會保障規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外來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發展就是不科學的。【詳細】
園林中陽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陰影中的草坪
對于花園的道路來說,觀賞草可以構成令人喜悅的道路邊緣,但是,這樣的邊緣需要很精心的維護,否則景觀也許會不盡如人意。為了邊緣草坪的修剪,寬闊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機來修剪;這種方法尤其適合用于沿道路兩旁的緩坡地形【詳細】
住宅水景景觀,充滿活力!美不勝收!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