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應進入質量時代 科學規劃是關鍵
近期城鎮化一詞頻頻出現在各地兩會上,城鎮化作為我國社會發展和轉型中的一件大事,正受到各界越來越高的重視。業內專家表示,我國城鎮化的發展必須進入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發展階段,而科學規劃是其中的關鍵。
當前我國的城鎮化正呈現快速發展態勢,不過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城鎮化率剛超過50%,如按戶籍人口計算,真實的城鎮化率還不到40%,遠低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指出,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業內專家指出,未來30年中國農村還將有4億到5億人口向城市轉移,城鎮化將是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最大后勁。不過與此同時,在大力推進城鎮化的同時,中國也將面臨就業、社會保障、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等多方面的挑戰。
在日前召開的第二屆中國城市管理高峰論壇上,與會專家指出,交通堵塞、噪音污染、公共產品短缺、快速城市化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是當今許多城市居民面臨的問題。下一步的城鎮化只有突出科學規劃,才能避免重走彎路。北大資源集團總裁余麗認為,城鎮化質量的提高,是一個系統工程,安居、就業、教育、衛生、出行等必須進行整體規劃。她表示,下一步城鎮建設必須實現民生為本的城市、自然共生的城市、文化引領的城市等多個目標的統一。
世界銀行前行長羅伯特·佐利克日前在京表示,當前中國正在經歷快速城鎮化,需要考慮的不僅是建設一些基礎設施或房屋,同時還應考慮生活品質和環境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需要創立的是一個框架和體系,包括需要建立起法律法規方面的框架。一旦有了這樣的框架,就會吸引更多的資源、資金和人才,推動城鎮化獲得創新的發展。
來自多方的專家認為,下一階段我國的城鎮化必然面臨著與此前不同的發展模式,但新型的城鎮化之路仍需進一步加強探索。目前,河南開封新區與北大資源集團合作進行了運糧河項目的建設,在全國率先進行了新型城鎮化規劃的實踐。它通過引進“產城融合”的方式,植入北大和方正集團的科技、教育、醫療等優質資源,把生態、就業、人文生活、農業發展等融為一體,對新型城鎮化建設帶來了創新的思路。業內專家表示,今后應通過更多的此類實踐,來增強我國在新型城鎮化方面成功經驗的積累。
與此同時,專家認為,在增強科學規劃的同時,必須吸納各方資源,因為新型城鎮化以及智慧城市的實現,必須依賴多方合力。為此,在第二屆中國城市管理高峰論壇上,成立了國內首家“新文化城市戰略聯盟”。聯盟各成員承諾利用在各自領域的優質資源進行優勢互補,從文化、技術、資金等多方面共同探索解決“城市病”的藥方,創新城市建設模式。
業內專家表示,下一步的城鎮化要幫助轉移人口實現三個夢想,即市民夢、創業夢、安居夢,這就特別把城鎮化的質量提到一個高度上來。而在這其中,人的城鎮化至關重要。當前我國向城鎮轉移的人口量大面廣,只有讓轉移人口實現在城鎮中的穩定就業,融入城市,才能真正提高城鎮化質量。而實現這一目標,人的城鎮化是有效解決諸多難題的關鍵。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喬新生:中國城鎮化發展的新動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特別是社會保障規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外來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發展就是不科學的。【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