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有邊緣的城市是節制和優雅的
上海市人民政府日前印發了《上海市主體功能區規劃》,根據規劃,上海將市域國土空間劃分為四類功能區域,以及呈片狀或點狀形式分布于全市域的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而就在去年9月,《北京市主體功能區規劃》也首次設立禁止開發區域,在世界自然文化遺產、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和重要水源保護區等6類63處區域,禁止進行工業化、城鎮化開發。相信每一個渴望留住古都風貌的人,都會樂見其成。
不光是上海、北京,任何城市的發展都應該有一種節制的理念。眼下,國內很多城市熱衷于“攤大餅”式的規劃,這在一個特定時期內,確實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不過諸多“城市病”也隨之出現:迅速擴大的城市規模導致基本農田逐年減少,居住用地緊張促使房價居高不下,交通堵塞、環境污染使城市生活的環境與品質不斷下降,盲從混亂的規劃使越來越多的城市正慢慢喪失各自的歷史文化個性……
有專家指出,“城市病”的種種癥狀,一方面源于傳統的規劃方法已不適應“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另一方面,盲目攀比國外城鎮建設標準的超前規劃的觀念和做法,大大超越了我國城鎮發展的實際水平;而從更深層次看,則需要轉變觀念,強化政策的執行力。很長一段時間里,城市的規模已經成為一些地方政府顯示政績的亮點。翻開各城市以往的規劃文件與實際發展狀況進行對照,可以看到突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用地指標的現象十分普遍。
這種快速的擴張,很有點像人的過度肥胖,沒有節制地吃,而且吃的東西越來越多地包含垃圾食品。于是,表面上看,人長得又高又大,但是行動卻愈加遲緩,血流也慢了下來,時不時要阻塞一下,久而久之,慢性病也都不請自來。
一個懂得節制的人是成熟而優雅的,一座城市亦是如此。畢竟,城市的環境承載能力和資源是有限的,特別是那些經歷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風霜的城市,都已經滋生了自己獨特的歷史和文化,人們不能因為自己的目光短淺而粗暴地干預這種演化進程。尊重并呵護這種內在的成長性,保護并發揚這種獨特的豐富性,原本就是城市發展規劃的要義。
“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合理確定城市發展邊界”。城市邊界,既是一種物理界限,也是一種社會界限。我們的政府部門、規劃師以及建筑師,現在想盡一切辦法去阻止大城市的無序蔓延和盲目擴張,其實,老祖宗早就想出一種非常“有趣”和“包容”的邊界:城墻+護城河。縱然阻止不了現代城市的蔓延問題,但是,當這種古代意義的具象邊緣轉換成為現代意義的抽象邊緣時,消極的防守也許會轉化為積極的活力。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