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城市的歷史與未來對話
在成都市由單中心向雙中心發展過程中,需要解決好三大問題:舊城的“有機更新”;新城的“產城一體”;舊城與新城的協調發展。
“有機更新”理論認為城市發展如同生物有機體的生長過程,應該不斷地去掉舊的、腐敗的部分,生長出新的內容,但這種新的注重應具有原有結構的特征。這就是說應從原有的城市肌理對城市進行有機更新。因此,舊城在改造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產業升級、生態環境保護等,還要結合歷史人文因素,將美學和文化的內容包含進去。
成都的“北改”工程建設應特別注重有機更新理念的落實,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基礎設施的提升、傳統文化的充分挖掘等等,破解生產要素的制約,使舊城煥發出新活力。
應將舊城與新城作為一個整體,從兩者內在功能與空間形態關系兩方面進行資源配置,發揮兩者的各自優勢,避免形成惡性競爭,使城市系統的功能與空間逐步完善與發展。一般來講,新城建設著眼于城市發展的直接經濟效益,而舊城改造更著眼于城市發展的社會效益。
2012年
“北改”工程建設大事記
2月4日和5日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黃新初,市委副書記、市長葛紅林就市民反映最強烈、最集中的民生問題——北城改造開展深入調研并召開“北改”工程工作匯報會。會議強調,打響舊城改造的攻堅決戰,辦好最大規模的民生工程,成都由此全面拉開“北改”工程大幕。
2月7日 “北改”工程打響舊城改造第一槍,曹家巷片區一、二街坊絕大多數住戶決定采取居民自治改造的形式實施片區危舊房改造。
2月13日 成華區“北改”首個項目正式啟動--昭覺寺片區,青龍場西林村6組、7組正式開始搬遷改造簽約。13日10點,村民劉群富正式簽下了“西六001號”農房搬遷過渡、安置協議。
2月15日 “成都市北城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啟動開展工作,該機構負責研究“北改”工程相關政策措施,對相關決定進行督察督辦,協調各單位職責的落實和有關優惠政策的落實,“北改”工程的多項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工作開始全面提速。
3月18日 全球首座綜合性、國際性軌道交通產業園在金牛區開建,中鐵二院智能交通設計研究院同時掛牌成立,成都“鐵半城”開始華麗蝶變。
3月19日 金牛區政府正式發布《關于實施區屬荷花池市場關閉提升改造的公告》,率先啟動實施區屬荷花池市場區域關閉提升改造。
4月27日 《“北改”片區總體規劃》正式發布。
6月28日 交大路道路改造完工。
7月22日 四川省唯一一家、西部地區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為領先的地理信息產業園——西部地理信息產業園落戶金牛。
7月25日 成華區《“北改”文態規劃》初步確定。
8月30日 解放北路雙向6車道提前30天完工通車,羊西線道路綜合整治工程全線通車。
10月24日 成華區“北改”范圍目前規劃的最大城市綜合體綠水青龍項目進入啟動建設階段。
10月24日 世界500強企業、全球最大油氣田技術服務商斯倫貝謝中國公司與新都區人民政府簽約,其成都基地項目落戶新都。
11月28日 成華區環保局公布《成華區北部城區改造生態建設規劃(2012~2016)》。
11月30日 “北改”啟動以來第一座完成建設的立交橋--貨運大道與繞城高速互通立交正式通車。
12月6日 新都區與青白江區簽署公鐵聯運戰略合作協議。
12月《新都都灌區水生態體系規劃》全面完成。
12月 《成都市北城改造城市設計導則指引》編制完成。
12月 熊貓大道主車道形成通車能力,預計2013年4月底變身國際旅游大道。
12月18日 世界500強排名第349位的企業——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與成華區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擬投資20億元對位于八里莊二仙橋創意商務區的地塊項目進行土地整理和項目提升改造。
12月20日 金牛區95個“北改”項目全部啟動,其中市級重點項目69個,已有33個項目提前完成年度目標。
12月28日 三環路交大立交、交大路下穿金府路隧道同時實現通車。
編輯:l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