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新型城鎮化重點在質量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2013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是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城中村”是不少城市城鎮化建設發展中的重點之一。圖為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城中村”石牌村新貌。
人民視覺
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要圍繞提高城鎮化質量,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全面融入城鎮化全過程。
如何引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城市群科學布局,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布局緊密銜接,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成為城鎮化進程的關鍵。
經濟目標與環境目標并行
美國芝加哥大學保爾森中心長期致力于發展中美兩國可持續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研究與合作,是由美國前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在卸任后于2011年創立的。接受人民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已經訪問中國70多次的保爾森正準備啟程前往中國。
記者:有人說中國城鎮化和美國高科技將會是21世紀全球經濟的“兩大引擎”。請問,您認為中國新一輪城鎮化進程有哪些特點?面臨哪些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中國城鎮化的未來前景如何?將會對世界經濟帶來哪些影響?
保爾森:美國和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經濟輸出占到全球經濟輸出的1/3以上。兩國面臨的許多挑戰都是相似的:確保強勁但平衡的經濟增長,創造就業并優化就業環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
全球繁榮取決于中國重塑其經濟模式及繼續充當經濟增長引擎的能力。然而,追求經濟目標和環境目標應當是并行的,在發生沖突的情況下,保護公眾健康和我們周圍的生態環境應該優先。中國成功的城鎮化是下一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實現城鎮化進程中可持續的經濟繁榮具有巨大的意義。
事實上,在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城鎮化進程都將不可避免地引發經濟和環境利益的緊張關系,無論是建設新道路還是新建筑,還是增加家庭用電和汽車能源耗費,我們的城市地區消耗著地球不可再生資源的絕大部分。中國城鎮化的特點不僅基于特殊的人文、自然、歷史、地理條件,而且新一階段的城鎮化進程無論是范圍還是規模,都是前所未有的。
如果只是強調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短期規劃,就不會建立起持久的繁榮。中國政府十分清楚這一點,正如在近期所作出的闡述那樣,如果破壞了自然資源或者損害了環境所依賴的食物、水、能源和清潔的空氣,那么一個現代經濟體將無法保持繁榮。
中國“十二五”規劃反映了在設定優先級前提下成功實現城鎮化的雄心勃勃的目標,包括確保:更平衡的增長、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密度等。如果得到充分實施,這些行動將會對中國人民和全世界具有重大經濟和環境意義。
機遇是巨大的,但事實上前所未有的城鎮化規模帶來的挑戰更為顯著。中國政府在從無到有地創造城市,而且這些城市將實施最新最前沿的科技,實現跨越式發展,避免經歷其他國家在城市規劃上所走的彎路和犯下的錯誤。我相信中共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是強大的,擁有把握問題和應對挑戰的能力。
記者:中國的現代化和城鎮化之路是沒有可參考模式的全新探索。您認為在探索的過程中,中國應如何做到平衡兼顧?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喬新生:中國城鎮化發展的新動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特別是社會保障規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外來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發展就是不科學的。【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殘障人士,一群被智慧城市遺忘的居住者
一群人聚在納什維爾的街角,有的坐在輪椅上,其他的在走路。他們手握著智能手機,陸陸續續到來,相互友好交談著;同時,有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幫助他們登錄一個應用程序。他們分成小組,尋找那些具有歡迎殘疾人標志的餐館、咖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