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議城市建設以宜居為重 防治“大城市病”
“這幾年城市面貌和自家的生活條件確實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果天再藍一些、交通再通暢一些,就更好了。”1月27日,家住省會棉四小區的楊大爺告訴記者。同楊大爺一樣,廣大城市居民都希望城市越來越宜居,生活越來越舒適。
對此,代表、委員們表示,群眾期待的其實就是走新型城鎮化之路。城市的建設發展,應把宜居作為重要目標,防治“大城市病”。
高標準建設 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一些城市規模迅速擴大。高度的人口密集不僅帶來了交通擁堵,還增加了污染物的來源。城市密集的高層建筑群也不利于空氣中塵粒的擴散,進而容易產生霧霾天氣。”省政協委員、石家莊經濟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所長欒文樓說,加速新型城鎮化進程,就要推動城市科學發展,謹防“大城市病”。他建議,各地應該按照現代化城市的標準,從企業布局、綜合交通、環境保護等方面入手,科學合理地進行城市總體規劃,在城市規劃中擴大綠地面積,降低建筑密度,降低城市中心區的人口密度。“城市規劃和建設不僅要堅持高標準高水平,還要有適度超前的意識。”省政協委員、邯鄲市建設局副局長馬宏志表示,目前一些城市出現的交通擁堵、供熱能力不足等問題,都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落后有關。邯鄲市的第四期城市總體規劃是按照現有人口1.5倍的標準進行編制,這樣就大大增強了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城市生活環境要得到根本性的改變,不僅要治標,還要治本。”省政協委員、河北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郭斌認為,除了加大對城區內污染企業的搬遷力度外,還要對搬遷企業進行升級改造,避免對遷入地產生再次污染。“對一個城市而言,同樣有轉型升級的問題。各地應以創建綠色、低碳示范城市為目標,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產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
精細化管理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
“三分靠建設七分靠管理。城市管理中的問題直接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給居民生活工作帶來不便。管理跟不上,發展的成果就不能更好地為市民享用。”馬宏志委員建議,創新管理模式,實行精細化管理。一方面,要創新城市管理制度,建立規范有效的城市管理機制,形成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的“大城管”格局。另一方面,要創新管理手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各類業務平臺,建立完整的城市綜合管理系統,消除管理漏洞和盲點。據介紹,現在一些城市采取了網格化管理,即城區劃分成若干個單元網格,明確責任,使城市管理人員可以隨時發現和處理暴露垃圾、占道經營、渣土污染等問題,收效明顯。“我省也應該搞好城市管理綜合治理,促進城市網絡化、智能化、個性化發展。”“城市環境的改善,需要每一個人的參與。”欒文樓委員表示,城市管理還應該創新管理理念,引導市民以主人翁的態度自覺地參與到管理中來,提高文明程度,共同愛護城市,創造良好環境。比如,在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的基礎上,應倡導市民出行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工具以減少擁堵;或使用自行車、電動車等無污染的交通工具,以減少對城市的污染。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