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科院要在服務生態文明建設中有作為
“圍繞十八大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結合我院實際情況,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以改革激發活力,以創新驅動發展,在引領地球科學發展和地質科技創新中站前列,在支撐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和服務生態文明建設中有作為,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做貢獻。”中國地質科學院黨委書記王小烈1月21日在該院舉行的2012年工作會議上表示。
圍繞支撐找礦突破和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新貢獻方面,王小烈表示,要搞好三個結合:一是地質科技發展與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緊密結合。組織實施重要成礦區帶、整裝勘查區、重要礦區、重要礦種找礦突破科技攻關,著力解決重要理論問題和技術難題;重點關注找礦潛力巨大的成礦遠景區,指導找礦勘查部署,做好科技支撐服務,引領資源能源勘查突破。二是地質科研與生態文明建設緊密結合。積極投入生態文明建設,開展地質環境保護、地下水勘查評價、地質災害監測防治、新能源勘查開發利用及相關研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新需求,調整研究方向,擴大研究領域;對涉及國計民生的相關問題,加強地質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力爭大有作為。三是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發揮專業優勢,推動地質公園建設和古生物文化發展,促進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綠色礦山建設、巖溶石漠化治理,引領資源循環經濟和地質科技產業發展。
針對今后的發展,王小烈表示將抓住兩個重點,一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發展戰略研究,探索建立現代科研院所制度,完善科技創新評價體系,破解制約科技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顯著提高綜合實力和科技競爭力。二是發展現代地質科技。集中優勢力量開展創新研究,形成在國際地學界具有重要影響的原創性地學理論,自主研發和推廣應用地質找礦、減災防災、實驗測試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裝備,顯著提高學術地位和支撐服務能力。
編輯:qij
相關閱讀
中國和德國屋頂花園發展對比
玫瑰姐計劃在4月份去德國,先在網上搜了一些德國攻略,找到了德國屋頂花園的文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