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城市免費開放公園管理的思考
[內容摘要]從2009年6月1日起,長沙市6個公園、1個景區實行了免票入園;省植物園、長沙動物園、長沙市園林生態園對中小學生實行免票入園。這是市委、市政府廣泛聽取民意,開展創建人民滿意城市活動所作出的重大決定;是市委、市政府實踐科學發展觀,讓廣大市民共享改革開放30年城市建設發展成果的重要舉措,公園免費入園是為民辦實事的又一具體措施,是政府職能從管理向服務轉變的重要體現。然而,公園免費開放后,隨著人流量的大量增加,基礎設施、綠化環境破壞嚴重,公園園容園貌、衛生管理難度加大,公園提質改造資金短缺。本文就公園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公園管理目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如何進一步搞好公園的建設與管理,為廣大市民游客提供一個良好的休閑環境,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旨在不斷促進長沙成為現代宜居城市、廣大市民的幸福家園。
[關鍵詞]城市 公園 建設 管理
城市公園作為城市的基礎設施,是供市民休閑及游客觀光的休憩地,也是人們緩解工作壓力的場所,還是城市戰備需要的避難所。公園是城市綠地系統中最大的綠色生態斑塊,是城市中動植物資源最為豐富之所在,被人們親切地稱之為“城市的肺”、“城市的氧吧”。公園實行免費開放是為民辦實事的又一具體措施,是政府職能從管理向服務轉變的重要體現,公園管理水平的提升對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推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有十分積極的作用,不斷提升免費公園的管理水平非常重要。
一、免費公園建設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009年6月1日起,長沙市6個公園、1個景區實行了免票入園,市民和社會充分享受了公共資源和風景資源。 但免費開放后公園在建設與管理上也存在很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公園內部管理難度加大
1、游客數量明顯增加,成份更加復雜,公園治安管理問題突出。公園免費開放后,每天的游客量增加到原來的3倍以上,且滯留公園時間延長。由于沒有收費,大量的流浪人員、不法分子,擦皮鞋的,乞討的人員進入公園,有的經常在廁所洗澡,亂曬衣服;有的票販子聚集在公園分贓;流浪人員以園為家等,給公園的游園秩序和游園安全帶來一定的影響。
2、設施破損嚴重。游客量增加以及游客素質參差不齊,導致公園內的綠地、園林設施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園內各類設施的維修、翻新頻率也大大增加了,植物受損情況的加重,需補植、調整費用也在同時加大,園容園貌衛生保潔、公園的樹木花草的養護管理難度十分突出。
(二)公園管理資金嚴重不足
1、維護經費大量增加。公園開放后,公園所需設施設備增多,園容衛生保潔和園林綠化維護成本增大,管理人員增加,人員工資上漲,導致管理費用不斷增長,甚至膨脹。財政撥付有限,如此巨大的開支對每一個公園基層管理單位來說,無疑是一項非常沉重的負擔。
2、公園收入下降,資金短缺矛盾突出。長沙市公園屬于差額事業單位,由市財政撥付一定的款項,其余部分靠自身創收來維持公園日常管理。由于歷史原因,公園正式職工多,退休職工多,隨著近幾年職工工資的不斷上漲,人員工資負擔相當重。一方面要保證職工工資,一方面公園又要建設與管理,建設管理資金嚴重短缺,導致公園的核心取向與追求經營利益之間產生尖銳沖突,不利于公園建設、管理和可持續發展。
(三)公園經營創收遇到阻力,發展凸顯瓶頸。
隨著公園管理成本的不斷上升,迫使公園管理者想方設法尋找新的增長點,努力拓寬經營思路,然而卻遇到諸多困難。
1、經營活動遇阻,經營收入下降。門票開放后,門票收入沒有了,財政每年雖然撥付了一定的門票收入款項,但遠遠不夠。小公園還能勉強持平,而大的公園卻相差甚遠。在重大節假日,因為不能收取門票,公園沒有資金開展各種特色游園活動。
2、公園內經營項目發展空間有限。以我們曉園公園為例,游樂場經營項目老化,陳舊,收入甚微,遠遠不夠發當班人員的工資。想要跟進新的游樂項目,沒有足夠的資金,要承擔相當大的風險;想要提質改造成別的項目,又受到上級和市民游客的質疑和反對,說”公園商業味太濃、綠地被侵占”等等。可以說,長沙市的公園在拓展經營項目上騎虎難下,經營項目創收與凸顯公益性,淡化商業性的矛盾十分突出。
(四)公園人才短缺,職工隊伍老化
公園正式職工多,同時老齡化相當嚴重,40歲以下的青年比例不到職工總數的15%,退休職工占到將近40%;職工以工人為主,學歷學識水平不高。從2002年起,公園就沒有進畢業生,只有少量的軍轉干部和軍嫂,因此,專業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奇缺,職工隊伍老化等嚴重影響了公園的管理與發展。
二、加快公園體制改革,強化公園事業屬性
在現有的情況下,我們務必加快公園體制改革,不斷夯實內部基礎,使公園真正成為社會的公園,人民的公園。
(一)加快公園體制改革。2011年,國家事業單位改革相關文件出臺,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當前,我們國家有的事業單位對部門利益和個人利益的追求,偏離了公共服務這個公共機構的基本價值取向。此外,已經形成的部門利益和個人利益結構在改革中很難被打破,成為事業單位改革的最大阻力。這些問題影響了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迫切需要通過分類改革加以解決。改革后的事業單位,即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應成為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組織支撐,成為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主力軍,以實現政府公共服務的核心職能。 從中央的新部署看,強化事業單位的公益屬性,是此次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尤為突出的主導理念。 事業單位的分類改革可謂“甩掉兩頭、留下中間(中堅)”。所謂分類改革,即按照社會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改革目標將對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進行整體的優化、提升、改造 。
(二)強化公園事業屬性。長沙市公園屬于長沙市園林管理局下屬的基層事業單位,公園既不承擔行政職能,又不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理應隸屬于公益服務一類。根據改革相關精神,我們的公園應該努力爭取納入長沙市財政計劃,積極爭取財政支持,實行收支兩條線。建設部園林專家曾指出:“公園是社會公益事業,所以城市公園的建設管理要以政府投資為主,只有在落實了管理經費,確保有資金的請況下才能免費開放。”長沙市公園在差額撥款的情況下,就已經實行了免費開放,三年來的實踐證明,免費開放后的公園管理維護資金嚴重不足,強調公益性和淡化商業性矛盾突出。因此,必須強調公園是公益性的基礎設施這一基本屬性,實行全額撥款,收支兩條線,公園的日常管理、養護、更新改造經費應納入市區兩級財政盤子,作為公共支出一項內容,給予必需的補貼,扭轉以園養園的經營管理思想。只有這樣,公園才能解決重視公益性與淡化商業化的矛盾,從根本上著力于管理水平,使公園真正成為人民的公園。
三、夯實內部管理,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也許有人會質疑,公園納入財政統管,那不是又回到大鍋飯的時代了嗎?其實,完全不用擔心,關鍵是看我們如何來加強管理,提高管理效益,提高服務水平,為市民游客提供一個安全、優美、衛生的游園環境。
(一)推行績效考核,促進工作開展。
一是公園主管局對公園實行績效管理,將全年工作納入考核范圍。明確考核內容,量化、硬化考核指標。從增加績效考核的可操作性出發,對公園的各項工作進行具體的細化、量化,多方面、多角度制定詳盡的細則,細化標準,量化指標,防止粗放式考核管理。同時加強日常化考核管理,充分考慮平時考核的比重,解決年終考核與平時考核脫節的問題。嚴格考核程序,豐富考核形式,避免以偏概全、主觀主義等問題。二是各公園根據公園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績效考核辦法,增強激勵機制,增強職工自身壓力和危機感,充分發揮績效考核的作用。
(二) 端正公園經營管理思路
強調公園是公益性的基礎設施這一基本屬性,這并不是說公園不能搞經營項目,相反,公園應該合理設置類似茶室、餐廳、休閑吧、小賣部、游藝游樂設施、健身設施等經營項目,方便市民游客。關鍵是這些項目必須規劃合理、定位適當、管理有方,而不能一味追求經濟效益,不顧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從而導致經營項目過度過濫。對當前不合理的項目必須加以整頓,堅決拆除各類違章設施,還綠于民;堅決依法制止占綠搞經營的行為。
(三)加強隊伍建設,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 “人”是管理行為的主體,任何管理行為都離不開“人”。因此,沒有“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就不會有管理方式的進步,更談不上管理能力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綜合素質就是管理能力,綜合素質的提高就意味著管理能力的進步。
1、管理人員必須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強化政策水平。政策是指導我們工作的理論基礎和向導,是公園景區建設和發展道路上的指明燈,我們只有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認真領會、貫徹和落實上級部門的各項政策,管理工作才不致迷失方向,在新形勢下不斷取得完善和提高。
2、努力提高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職業道德是一個人或者一個集體對其從事的職業所熱愛的程度以及社會所公認的道德標準,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是社會衡量一個“人”或“集體”好壞的重要標準,也是評價我們工作的一個重要尺碼。所以我們要努力提高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努力加強管理人員的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道德建設,從而更好地展示園林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風貌。
3、管理人員應增強旅游服務意識,強化旅游效益理念。服務是公園景區的宗旨,面對游客的需求日趨多樣化,必須樹立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水平,打造良好的窗口形象。
4、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園林專業知識。我們的公園景區是園林,我們的建設歸根結底是園林建設,管理是園林管理,因此,園林管理工作者必須掌握園林有關知識和技能。定時定員進行集中學習和培訓,創造實踐機會學習、積累和總結工作經驗,不斷深化園林專業知識。
5、引起優秀人才,為園林事業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公園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社會性很強的工作,要做得好是很不容易的。因此,管理人才的引進、培養是搞好公園工作的關鍵,需要進一步引起重視。針對園林職工人員學識水平較低,人員結構老化的特點,要適時引進相關園林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才,為園林事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根據各個公園的特點,結合實際,對公園的破損路面進行提質改造;適量增加方便市民游客的配套設施,如:座椅、垃圾桶、游客掛物架、閱報欄、免費健身設施、游客寄存儲物柜、自動飲用水系統等,為游客提供更加全面方便的配套設施。
(五)加大綠化維護力度。
各公園制定詳細的綠化維護考核制度,對公園的樹木、花壇、草坪、綠蘺等進行及時修整;及時進行綠化病蟲害防治,大力維護好草坪,消除園內黃土裸露,確保園內樹木生長茂盛,綠草如茵,環境優美。
(六)強化環境衛生日常保潔工作。
充實衛生保潔隊伍,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工作標準,嚴格衛生考核機制,加大清掃保潔力度,嚴格考核,責任到人,隨時保潔,確保園容園貌的整潔。
公園的建設與管理是一項服務社會,充滿蓬勃生機的綠色事業,有著美好的前景。我認為當前,我們應該熱愛的我們的園林事業,認真學習貫徹上級有關園林改革和管理的精神,扎實開展各項工作,切實把公園建設成為市民游客旅游、休閑、度假的美好家園。
參考文獻:
[1]李敏.關于城市公因免費開放問題的思考[J].廣東園林,2002,(2):3—6.
[2]郁濤.張春香.南楠城市綜合性公園改造探討——以徐州云龍公園為例[J]-安徽農學通報 2010(9)
[3]許俊.城市公園開放管理與效益探討[J].安徽林業,2009,(6)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休閑農業普遍存在的十個問題
休閑農業正在火速崛起,但在此過程中,難免造成發展過快、忘記質量、粗制濫造的問題。下文為您盤點農業旅游中游客最反感的點,這也是現在的休閑農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可謂是一針見血。【詳細】
民宿,從“旅游+”到“+旅游”
改革開放40年來,旅游已經成為了國家戰略的主軸,并且以跨界的形式重構著中國的轉型方式。旅游的跨界不僅僅是硬跨界,也是軟跨界,這種跨界超越了單純的國家語境,成為了世界文明的推動力量。如果說【詳細】
民宿撐起婺源旅游經濟新亮點
住徽派古宅、體驗民俗文化、感受鄉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