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立體城市”藍圖繪就 利用地下空間造新城
南昌重點地區布局示意圖
南昌通過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擴大城市空間容量,緩解城市用地供需矛盾,打造緊湊型立體城市。1月15日,南昌公布首份《中心城區地下空間專項規劃》,在330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內將公共服務設施和交通設施引入地下,以此改善城市環境和城市景觀。
騰出地面空間緩解部分矛盾
2011年,南昌市軌道建設起步,全市未來地下空間發展將表現為復合化利用加速,急需地下空間規劃指導。為此,南昌市借鑒各地城市經驗,展開地下空間各項研究,并不斷完善地下空間編制和管理系統,完成首份《中心城區地下空間專項規劃》,目前正在向市民進行公示。
本次規劃范圍以中心城區為主,是由昌南、昌北兩城組成,范圍東起瑤湖、西到長堎、麥園;北起北二環路,南至昌南大道。是城市建設設施直接關聯的核心區,面積330平方公里(不含范圍內贛江水面面積)。
通過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擴大城市空間容量,緩解城市用地供需矛盾,打造緊湊型立體城市。至2015年的前期發展目前是以地鐵1、2號線開發與地鐵站點的節點開發為主體,同時修建地下道路、地下停車場等,緩解城市交通矛盾;將可能的公共服務設施和交通設施引入地下,以此改善城市環境和城市景觀。
地下水源保護區域慎建地下設施
南昌將地下開發分為慎建區、限建區和適建區。慎建區的開發具有高成本高風險的特點,原則上不允許地下空間開發,重大城市基礎設施除外。包括:地質斷裂帶等災害性地質構造分布區域、地下水源保護區域、大型生態涵養綠地、大型水體、地下已建地下空間區域、地面為高層區域,確有開發必要時需進行專項研究。
限建區則具有一定的限制條件,淺層地下空間資源不可開發利用,次淺層地下空間資源可開發利用,需要論證開發的區域包括:地面已建底層區域、小型景觀綠地、小型水體、歷史文化保護區和學校操場。
適建區則是指適合地下空間建設的區域。包括:新開發區建設區域、規劃更新改造區域、城市小型綠地廣場、道路。道路下地下空間開發應綜合協調管線,地下交通設施、地下空通道等方面。
總體規劃
地下空間形成“雙核、三軸、多節點”
規劃圖上顯示,南昌市將形成“雙核、三軸、多節點”的網絡布局結構。雙核是指地鐵1、2號線交匯的紅谷灘CBD核心和地鐵1、2、3號線交匯的舊城中心區核心;三軸即地鐵1、2、3號線的線狀發展軸;多節點即鳳凰洲片區中心、紅谷灘片區中心、西客站地區核心區、青山湖西岸、城東片區中心、瑤湖片區中心等地下空間開發地區。
在規劃區域內,修建地下人防功能、停車功能和市政設施等功能相對單一的單一功能區;地下商業與地下停車、交通集散和其他功能結合的混合功能區;與地鐵站點、交通樞紐及其他用地的地下空間的相互連通,形成功能綜合、聯系緊密的綜合功能區。軌道交通線大體分布在地下10米到地下19米的空間內。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如何利用城市地下空間?西安給出這樣的方案
在全市范圍內,力爭用3年時間,充分發掘城市地下空間資源,完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配套,緩解停車難等突出矛盾,增加城市容量、改善城市環境,初步形成平戰結合、相互連接的城市地下空間體系。【詳細】
專業介紹——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基本情況【詳細】
地上地下 打造兩個雄安
雄縣、容城、安新,近千年未發生6級以上地震;地下百米以內結構均勻,工程條件好,適宜地下空間開發;這是我國中東部地熱資源最豐富區域,地下熱水資源年可開采量折合標準煤220萬噸。雄安新區,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將從萬米深處地質調查開始,打造國土空間立體開發的第一個示范區。【詳細】
飛機坦克駕到江西南昌軍事主題公園
10架飛機落戶南昌軍事主題公園空軍裝配區后,6月12日,陸軍裝備展示區迎來一輛T59-2坦克和2輛86式履帶步兵戰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