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壽光拓展綠色空間加快環境建設紀實
深冬時節,走馬壽光,廣袤的壽北大地,在皚皚白雪裝扮下,更顯靜謐和壯美。“三個萬畝生態林場”、“七萬畝生態濕地保護工程”區域內,雖不見了往日里的林海浩瀚,波光碧影的夏景,卻依舊可見整齊排列的樹木在抗爭著嚴寒,描繪出別樣的菜鄉冬景。
這就是壽北,一個被認為曾經落魄的鹽堿地帶,如今正悄然生長著一片片“綠洲”,擁有了一個響亮名號“雙王城生態經濟園區”。其內,萬畝雙王城水庫已初步完成基建,明年即可蓄水試行,“三個萬畝林場”綠化提升工程已完成投資7.2億元,水庫對面近萬畝的林海生態博覽園已獲國家4A級旅游景區認定。
為拓展綠色空間,加快“藍黃”開發向高層次推進,壽光依托國家南水北調東線膠東干線重要調蓄水庫雙王城水庫建設契機,積極整合壽北生態資源,突破行政區劃界限,規劃建設了150平方公里的雙王城生態經濟園區,賦予鎮級行政管理權限,統籌生態開發和旅游管理。這個設立不到一年的行政新區,突出生態綠色,向世人喊出了“夢棲生態地,心泊雙王城”的口號。園區整合了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雙王城鹽業遺址群、國家4A級景區——林海生態博覽園等優勢資源,落實開工國際生態農場、巨淀湖影視基地等過億元項目23個,一個獨具特色的生態新區、旅游新區、文化新區初具雛形。
“窺一斑而見全豹”,壽北日新月異的發展足以展現今日壽光生態建設的成效。近年來,壽光生態建設的步伐從未停息,建濕地、保河流、種樹林、修公園……一系列的河域清淤、綠化植被、生態修復,使得全市濕地面積達到17萬畝以上,林地面積達到55.82萬畝,林木覆蓋率達到22.1%,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4.1%,境內河流水質穩定達到恢復魚類生長標準。該市省級生態鎮(街)14個,國家級生態鎮3個。并于今年順利通過了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復核驗收和國家生態市驗收,。
秉承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同步推進的理念,壽光將大氣整治、治污減排、環境監管等列入全市重點工作,實行問責制和“一票否決”。自2009年以來,已先后投入18億元,實施了105項治污減排工程。針對羊口、侯鎮等工業項目集聚片區,全線展開PM2.5檢測,加大對全市164家企業的檢測管理和綜合整治,該市5處市級綜合污水處理廠和8處鎮區生活污水處理廠建成投運,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1.8%,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28萬噸,15個鎮(街)建設了17處壓縮式生活垃圾中轉站,975個村莊全部實現了垃圾統一收集清運,全市范圍內大氣、水流質量有了明顯提升,環境質量大幅提升。
如今的壽光,城鄉環境更優美,群眾居住更舒適。這個榮膺省級生態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等眾多稱號的綠色“菜鄉”,正按照黨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構建“五位一體”戰略布局,以雙王城生態經濟區建設為先驅和帶動,加快推進環境整治和生態建設,一個綠色生態的“美麗壽光”卓然而立。
編輯:qijian
相關閱讀
山東12個縣(市)達到省級園林城市標準
近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于對2018年省級園林城市(縣城)評價情況的通報》。 根據《山東省城市(縣城)園林綠化評價辦法》(魯建城建字〔2017〕18號)要求,我廳組織開展了2018年省級園林城市(縣城)評價工作,現【詳細】
山東省古樹名木保護辦法印發 損害古樹重罰
近日,山東省日前印發《山東省古樹名木保護辦法》規定,有損害古樹名木正常生長行為,情節嚴重的,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詳細】
2014青島世園會——濟南園環境景觀設計方案
充滿人文和自然的城市景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