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菏澤牡丹產業化發展將再深入
22日,全國首家牡丹應用研究所中國牡丹應用研究所在菏澤成立,該研究所是北京工商大學、牡丹區人民政府和菏澤堯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將致力于牡丹的產業化應用研究,標志著牡丹應用從此有了專業的技術研究機構。
作為國家命名的“中國牡丹之都”,菏澤牡丹資源優勢突出。據了解,目前全市牡丹栽培面積達25萬畝,全國90%的牡丹新品種、85%的牡丹出口都由此提供。按照規劃,2015年菏澤市牡丹栽培面積將達100萬畝。面積擴大的同時,菏澤牡丹產業也實現了從過去單一的苗木、觀賞、藥用逐漸走向深層次、多領域、全方位開發的綜合利用之路,牡丹產業將成為拉動全市經濟高效跨越發展的特色支柱產業。
中國牡丹應用研究所整合了科技、資源、資金等方面的優勢,加大牡丹科研投入力度,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長效機制,促進公司與高校間的戰略合作,能加速推進牡丹產業科技成果向市場產品轉變,圍繞牡丹打造全產業鏈經濟。
揭牌儀式上,菏澤市政協副主席陶體華稱,牡丹產業是菏澤市未來重要的新興支柱產業之一,牡丹產業的發展,對菏澤市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和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將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國牡丹應用研究所的成立,將在菏澤市乃至全國牡丹產業的發展史上將寫下重要的一頁,標志著菏澤市在牡丹應用方面從此有了專業的技術研究機構。
中國化妝品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工商大學教授董銀卯說:“中國牡丹應用研究所的成立,必將進一步促進我國牡丹產業的綜合開發利用,加速推進牡丹產業科技成果向市場產品轉變,延長牡丹產業鏈條,拓展牡丹應用領地,發展特色經濟,改善區域生態和農業生產條件,繁榮地方經濟。”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花卉界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花卉領域兩項成果獲獎,分別為南京農業大學菊花課題組負責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發棣主持完成的【詳細】
北京盆花淡季來襲行情持續走低
7月以來,天氣炎熱,北京盆花市場迎來淡季,整體銷量下滑,走貨緩慢。紅掌價格與上月相比無較大變化;蝴蝶蘭主要為租擺拿貨,價格與上月持平;鳳梨品質高的走貨量大;綠植、小盆花等走貨量下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