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部分地區大苗價格銷量同比減少
截至11月份,很多苗木經營者對今年下半年苗市的總結還是“小苗價跌,大苗堅挺”。然而,從南方苗市12月份的表現來看,以綠籬苗和色塊苗為代表的小苗量價齊跌的事實印證了“小苗價跌”的總結,但是“大苗堅挺”的判斷似乎出現了一定的偏差。
部分中大工程苗跌價
有些苗木經營者對大苗的評價是這樣的:生產周期長、經營門檻高、立地成景效果好……種種評價其實都在證明一個觀點———大苗的抗跌性強。然而,“抗跌”并不意味著“不跌”,大苗也是商品,也要遵循市場規律。
在湖南省瀏陽市柏加鎮,今年下半年大規格喬木銷量同比減少了兩三成,跟幾年前市場高峰期相比更是下降了一半左右。柏加鎮飛鷹花木信息服務部總經理龔立軍說,當地胸徑15厘米的桂花實生苗去年同期每株賣1.5萬元至1.8萬元,最近降到了1.3萬元左右。
在福建福州、江西南昌、廣西桂林和江蘇蘇州,高檔苗木亦卷進了降價的風潮。“以容器苗為例,胸徑15厘米至16厘米的秋楓、盆架木、小葉欖仁、吊瓜樹等均有20%左右的降幅,目前售價基本在2000元以內。”福建省花卉協會苗木分會副會長池凌靖說。江西金喬園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歐陽雪靈表示,胸徑8厘米至15厘米的工程苗在南昌銷路不暢,價格呈下降趨勢。廣西桂林陶園花卉有限公司總經理陶春發告訴記者,當地的苗木經營者正在對胸徑10厘米左右的桂花和銀杏進行清倉,兩者的價格同比下降了30%至35%,胸徑10厘米的桂花從去年同期的1200元降到了1000元上下。
當然,這些事實并不能說明大苗價格的崩盤。記者通過調查了解到,在很多地區,大苗依然是市場的“香餑餑”,只是由于各地的個體差異才導致了大苗在不同區域內呈現出不同的“表情”。
超大資源苗也降價
今年曾有一位南方的苗圃老板對記者說:“只要有合適的超大資源型苗木出售,我一般不會手軟,賣不出去不要緊,至少能保值。”而事實證明,這類苗木的價格也不是固若金湯,至少在某些地區出現了下降。在湖南柏加,胸徑50厘米的香樟精品苗也從去年同期的2.6萬元降到2.3萬元左右;在江蘇蘇州,部分胸徑在30厘米以上鄉土樹種的價格也有下滑跡象。
對于這種超大資源型苗木而言,短期的不可再生性的確是保值的“利器”,但市場天平的另外一端———需求方的口味也會對價格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蘇州嘉漢生態苗木有限公司經理張強認為,現在一些甲方的消費觀念越來越理性,以前,甲方對野生大樹抱有極高的熱情,甚至只要規格夠大,基本不會計較價格,而現在這種觀念開始有所轉變,移栽的成活率、日后養護的難度等都被列入他們的考慮范圍。“總的來說,野生大樹絕對不是上工程的首選,過高的購置費用和養護風險讓一些甲方開始青睞于中等規格的苗圃苗。”張強說。
目前由于種種原因,很多工程業主的資金壓力較大,放棄價格高昂的資源型苗木,選擇中等規格的苗圃苗不失為一種合理的選擇。市場消費能量減弱,苗木經營者也需要銷售資金的周轉,利潤薄一點也可以出售,因此這種苗木的價格就難以繼續走高,回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灌木類苗木該如何應對市場
2018年春季苗木栽植已接近尾聲,今年在灌木類苗木銷售中遇到幾個問題和感受在這和大家分享。【詳細】
苗木產業下一個熱點之生態苗木
生態苗木,顧名思義,就是為生態建設而使用的綠化苗木?,F在,因為苗木市場的疲軟,大家都在熱議,走生態苗木之路是否能擺脫目前的困境?什么地方能用到生態苗木?哪些樹種可以做生態苗木?【詳細】
要想做好苗木產銷,不了解市場環境不行
眾所周知,產品的銷售取決于市場的需求,而市場需求的變化又受制于整體經濟環境的變化。苗木產品作為一種生態建設的基本材料,最終都是要銷往建設工程的,因此,一些國家政策、政府行為、社會趨向等宏觀因素的變化對其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