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旅游簽證繁瑣 免簽國家選擇不多
核心提示
辦個簽證,需要準備身份證、戶口本、收入證明、存款證明、押金……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想出國玩的人越來越多??墒?,很多人反映,出國手續辦起來很繁瑣,“要是能免簽就好了!”
對中國公民免簽的國家和地區究竟有多少?為什么跟大家期待有差距?我們的出境游,如何才能更便利?
12月5日,北京宣布,對45個國家放寬過境免簽。這被認為將給北京旅游帶來重大利好,引起網友熱議。然而,網友關注的焦點卻在于,目前中國公民能享受到的免簽待遇。
“啥時候去國外也免簽就好了”,許多網友紛紛“吐槽”辦理簽證的經歷,“為什么對中國開放免簽待遇的國家那么少?希望中國能獲得更多國家的免簽待遇。”
普通護照免簽信息查詢不便
中國人對出境游的愿望有多迫切?一個例子或許可“管中窺豹”:韓國濟州島對中國個人及團隊全面開放免簽后的頭9個月,中國游客占到其游客總量的99%,是歷史同期的5倍。
一個簡簡單單的“免簽”,居然帶來這樣的爆發效應。那么,我們能享受到免簽待遇的國家和地區究竟有多少?
12月6日,記者到外交部網站上查詢發現,我國已經和76個國家簽訂了互免簽證協議——且慢,這些免簽協議基本只針對外交護照、因公護照,只有少數國家將條件放寬至團體旅游。而且,我國游客出境首選的一些東亞、東南亞國家和美國并不包含在內。
記者就此咨詢了外交部公共外交辦公室的官方微博“外交小靈通”,不到10分鐘,收到“外交小靈通”回復:由于各國簽證政策變動越來越頻繁,外交部領事服務網每天實時更新出國簽證信息。
記者登錄“中國領事服務網”,點擊“出國簽證”欄目,看到最新的一則信息是2012年11月8日發布的“納米比亞不辦落地簽證”。但是,這里仍然不能方便地檢索到大家想知道的免簽信息。
目前到底有多少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們的普通護照開放免簽待遇呢?記者能查到的,是一份網絡上流傳較廣的統計:2012年對中國開放免簽的國家和地區數為41,這個數字在國際上排名92。
對此,專家表示,對我國開放免簽的國家確實較少,但應該看到,不少國家已經逐步放寬對中國游客入境限制。
擔心非法移民,對中國缺乏了解,都成阻礙免簽因素
所謂免簽,是根據兩國政府間協議或一方意愿,給予相應國家持特定護照人員入境免辦簽證的待遇,相當于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的公民開放國門。
給予我國普通護照免簽證待遇的國家為什么少?外交學院外交學與外事管理系副主任夏莉萍認為,這其中有歷史原因,也與我國自身經濟發展水平有關。
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中國人口基數太大。夏莉萍說,有幾個國家,比如厄瓜多爾、匈牙利、哥斯達黎加,早些年曾經對中國開放過免簽,但因為中國人蜂擁而至,甚至有很多非法居留、作為中轉再非法到別的國家的情況,他們感到壓力,所以取消了免簽政策。
夏莉萍說,也有很多國家對現在的中國仍然不夠了解,是他們不肯免簽的原因之一。“前幾年我去非洲一個小國開會,他們查完護照簽證,還非要看我回程的機票,生怕我留在那兒不回來了。其實,以中國現在的發展水平、大家的收入水平,有什么理由留在那里呢?”
此外,專家表示,也有我們自身的原因,經濟發展程度不均衡、人口素質有待提高。中國人在國外很多時候口碑并不是很好,這種不好的形象,也造成一些國家不愿給我們免簽。
夏莉萍說,總體而言,對一國實行免簽的國家多少,主要取決于發展水平、人均收入,越高當然愿意對其免簽的國家就越多。還有,區域共同體之間一般都是相互免簽的,比如東非共同體。
循序漸進推動有條件免簽,外交部門有可為
復旦大學外交學系教授蘇長和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與世界聯系越來越密切,但是免簽國數量增多,畢竟還需要一個過程。
據某國有大型旅行社工作人員介紹,相對而言,依靠旅游業發展的國家和地區更愿意對外開放免簽,島嶼最為常見。國人對免簽待遇的期待,往往也集中在熱門旅游目的地。
那么,如何爭取免簽待遇?專家指出,主要還是要靠外交途徑。
夏莉萍說,即使有種種不利因素,推動免簽,外交部門仍有可為。比如,可以先推動一定人群的免簽。對于出國次數多、有良好出入境信用記錄的人,是否在再次出國的時候免去一些繁雜的手續?還有,可以要求一定條件下的免簽對等。中國對日本、新加坡、文萊等國公民是免簽的,可否要求他們對我們也給予一定條件下的免簽?這些努力,也符合外交部提出的“以人為本、外交為民”的思路。
蘇長和說,實現免簽方面的進步是循序漸進的,需要通過外交談判有序進行。除了推動有條件免簽外,簽證便利化也是可行舉措,比如說,較長時間內多次往返。
蘇長和認為,可以以點帶面逐步提高免簽規模和質量。從地域角度考慮,應該從亞洲開始重點推進,以地區合作組織為依托。例如在考慮各國感受的前提下,深化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上合組織關系,有序推進免簽;在東北亞,以經貿往來為核心,和韓國、日本進行免簽溝通。
擴大免簽可以很大程度便利國人出境旅游需要,不過也有人擔心,免簽可能帶來違法人員外逃、富人專享、跨國犯罪、雙重國籍爭議等一系列問題。蘇長和認為,解決這些問題,跟進管理措施最為關鍵。如建立人口跨國流動的數據庫,加強國際司法互助工作,建立健全有效的引渡條約等。
“近些年來,隨著我們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對我們實行免簽的國家已經在逐漸增多。雖然現在我們跟很多國家相比還有差距,相信未來這個差距會越來越小。”夏莉萍說。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評論:浮躁當頭的中國式旅游
每逢假期過后,凡是旅游歸來的朋友首先不是描述那個地方有多么好,而是會先抒發一句感慨:人真多!最近這兩年,出國旅游的人在感慨“人真多” 后,緊跟著的一句話十有八九會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