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把脈水都建設 南昌擬建成寫意山水城市
近年來,南昌越來越開放了,從打造核心增長極到南昌軌道交通建設,都有國內知名專家來昌傳經送寶,此次“鄱湖明珠·中國水都”建設亦不例外。19日,專家們在各自的研究領域剖析解讀了“鄱湖明珠·中國水都”建設所面臨的問題,并提出了全方位的解決途徑。
力戒“千城一面”
城市面貌要力戒“千城一面”之弊,創造獨一無二的特色。就南昌的人文歷史根基而言,文有王勃的《滕王閣序》,畫有八大山人之獨辟蹊徑,中國工程院院士、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教育家孟兆禎認為,只要承前啟后、與時俱進,南昌完全有可能建成“文人寫意自然山水城市”。如何借“水”做足城市文章?孟兆禎表示,水利是綜合性的,南昌應在科學和藝術綜合的前提下謀劃鄱陽湖水系污水治理和持續發展。
同濟大學教授、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博士生導師吳偉也認為,南昌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態和水資源環境,應該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的特色南昌城。這也是“中國水都”應該具有的內涵和目標。
打造水文化核心地位
一個打造“水都”的城市,水資源發展更是顯得尤為重要。中國工程院院士、水資源保護與生態修復專家王超指出,南昌在打造“中國水都”項目之前,整個工程的總體規劃是十分重要的。王超表示,多數城市因為水功能劃分不規律導致整個治水項目無法落實到位,而真正成功的“水都”項目需要具備水景觀功能、旅游功能、水源生態功能、水文化功能等,尤其是水文化功能不能是在城市某一點、某個地方打造,而是要通過整個城市的總體規劃,找到中心地區來打造以水文化為核心地位。同時,城市湖泊建設必須具有水文化、水安全、水景觀、水環境、水凈值五位于一體的功能。
立法為水都建設護航
水都一定要有充足的水量才有看頭。近兩年,贛江南昌段的水位較之前降低了近兩米,枯水時,河灘裸露。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振鵬建議立法遏制河道采砂,以維持河面水位的穩定。
省水利廳黨委書記、廳長、高級工程師孫曉山認為,南昌打造水都,防洪是第一要務,也是所有水都建設首要考慮的問題。同時,要對水源進行實質性保護,打造一個喝得出來、聞得出來的水都,并出臺相關地方性法規為水都建設保駕護航。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