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體育"展城市魅力 成辦賽新寵
隨著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在前天鳴金收兵,國內舉行的國際職業公路自行車賽也結束了2012賽季。粗粗盤點一下,除環海南島賽外,在國內舉辦的自行車賽還有環崇明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環崇明島女子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環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環北京職業公路自行車賽、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環南中國海國際公路自行車大賽等,一年到頭,高級別自行車賽事一個又一個接連舉辦。
在全國各地舉辦的自行車賽為何越來越多?
各地“環”字頭賽事不斷
今年,在中國以“環”字開頭的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很多,其中,本月中旬進行的環北京職業公路自行車賽(簡稱“環京賽”)是國際自行車聯盟(UCI)最高級別賽事,也是亞洲惟一一站世界巡回賽。環京賽雖然只走過了兩個年頭,但京城的美麗秋景、近乎完美的賽事籌備組織工作以及眾多高水平車手的參賽,已經讓這項賽事在國際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市自行車運動協會宣傳部部長田禾說:“可以說,環京賽已成為中國乃至亞洲體育的名片,與環西班牙賽、環意大利賽和環法賽堪稱自行車界的四大滿貫。”
在級別相對較低的賽事中,環青海湖賽也被圈內人士稱道。每年夏天,它與環法賽同期進行,車手們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參賽,同時領略青海湖畔美景。創辦于2002年的環青海湖賽,發展到目前已經具有較為廣泛的影響力。
田禾介紹,目前中國自行車運動方興未艾,各地都在掀起“辦賽熱”,“國內舉辦的賽事,在國際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不少于15個,勢頭很好。”
爭辦“環”賽為哪般
近年來,各地舉辦公路自行車賽的熱情高漲。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環”字開頭的自行車賽現已有近百個。比如,正在積極申辦的環杭州賽、環福州賽,都是所在省市極力打造的品牌賽事。此前只在歐洲流行的自行車運動,如今緣何成了國內城市的“香餑餑”?
“因為這是城市自身宣傳與體育發展的雙贏之路。”田禾認為,有“移動的風景”之稱的公路自行車賽,擁有時尚、流動的特點以及開放、漫長的賽場,是展示城市建設成就的上佳平臺。“隨著經濟發展,有能力辦賽的城市和地區越來越多。前期組織宣傳、賽時轉播報道,一屆或幾屆比賽后,舉辦賽事的城市就能通過自行車賽帶動旅游、文化、餐飲等產業,整體收效不錯。”
有專家把自行車賽事歸為“景觀體育”的范疇。景觀體育和普通賽事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介紹體育活動的同時展現城市特有的魅力,從而讓世界了解這個城市。以青海為例,在環湖賽舉辦之初的2002年,青海的旅游年收入不足10億元,而今年的旅游年收入有望突破百億元。
自行車運動水平提升
各級賽事的舉辦,對于提升中國自行車運動水平大有好處。隸屬UCI第二等級車隊(洲際職業隊)的中國香港卓比奧斯隊,成立不到一年就獲本屆環京賽外卡,隊中4名中國車手得以與18支世界頂級車隊的車手同場競技。在環京賽第4賽段,焦鵬達第28個撞線,刷新了中國車手環京賽單賽段最佳名次。
據統計,世界頂級職業車手每年比賽總距離在2萬公里左右,而我國車手卻僅為3000到4000公里。在田禾看來,多辦公路自行車賽是好事,本土選手能以賽代練、彌補差距,“相信今后全國注冊車手會越來越多,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此外,自行車賽對運動普及也大有裨益。“近距離接觸比賽,能加深人們對自行車運動的理解。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也有條件購置專業自行車設備。”田禾說。
騎自行車已成健身新寵
在諸多運動中,自行車運動在我國最具親民性。在倡導低碳環保的今天,自行車更是從原來的代步工具變成了一種休閑健身方式。
據北京某體育咨詢公司統計,目前我國參與自行車運動的人群年均增長18%,增速僅次于網球,居各運動項目第2。記者了解到,今年國慶期間,本市騎車出游的市民超過20000人次;今年的環京賽5個賽段的“榮譽騎行”,共吸引了超過1000名市民參加;每逢節假日,在各區縣騎游路線上,自行車愛好者結伴騎行已是常見的一景。
如今,在很多城市的公園內都修建了專門的自行車道。為了倡導更多人加入低碳出行的騎行隊伍中,本市還建立了自行車出租試點。據了解,本市某些租車點,每天租還次數可達百余次。隨著租賃條件進一步開放,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加。
田禾說,在人們的觀念中,自行車已從簡單的代步工具慢慢轉變為富有內涵的體育運動。“相信隨著各地辦賽逐漸增多并日益成熟,在競技領域和全民健身兩方面掀起更廣泛的自行車運動浪潮,我國也將向自行車運動強國一步步邁進。”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住宅水景景觀,充滿活力!美不勝收!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詳細】
麗江第一村:人杰地靈的清水古鎮
清水古鎮又名清邑、清水驛、清邑街,位于麗江市永勝縣程海湖南岸的金沙江狹長的干熱河谷平地。從邊疆沃土拓荒之早,中原漢文化積淀之深;從人才開發之多及自然村落綿延之大等諸多方面評價,堪任"麗江第一村"。【詳細】
園林景觀小品,哪一款更有情趣
生活的創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