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城市20年成效大 行業規范需加強
地區間綠地建設差異拉大、園林行業“工程上馬、干部下馬”、大樹進城、名木進城……今年是我國開展園林城市創建活動的第20個年頭,隨著這項公共工程與公眾生活日益密切,園林綠化建設發展中暴露出的困難問題日益受到社會關注。
城市園林綠化行業如何加強、規范管理,讓公眾最大程度上分享“綠色福利”?
“綠色福利”提升城市品質 但地區差異大
“過去貴陽的公園很少,休閑散步大家都往黔靈公園擠,逢年過節,小小的公園擠滿了人,像是逛廟會。”65歲的老貴陽市民馮德筑說,“現在公園越來越多,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金陽觀山湖公園都建成了,城市看起來更賞心悅目,市民休閑放松的地方也更多了。”
被群山環繞的貴陽有“林城”之稱,森林覆蓋率很高,不過長期以來,城市園林綠地、公園綠地建設卻滯后于市民需求,隨著政府對“綠色福利”的日益重視,這種局面正在改觀。
其實,貴陽市的變化只是全國的一個縮影。“十一五”期間,我國城市園林綠化成效顯著。
據住建部統計,全國城市建成區綠地率由28%增至34%,全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從32%增至38%。2006年到2010年全國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從8.3平方米增至11.18平方米,增幅為34.7%。
“公園和公園綠地在城市綠地份額中增加,這對發揮城市公園綠地的生態游憩和科普教育等綜合功能,更好服務于城市居民生活奠定了基礎。”住建部城建司園林綠化處處長王香春說。
王香春說,雖然中、西部城市綠地建設差距減小,但與東部相比差距明顯,東部地區的城市綠化指標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東西部各城市之間園林綠化差異較大。2010年,全國有49個城市人均公園綠地不足5平方米,其中24個城市低于3平方米。
與此同時,隱藏在城市“美麗工程”背后的腐敗現象也日益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云南、廣西、安徽等地頻曝出園林綠化腐敗案,園林綠化行業“工程上馬,干部下馬”廣受輿論詬病。
法律缺失多頭管理 理念相對滯后
近年來,不少媒體曝光,一些地方種大樹不種小樹、種稀有樹種不種本地常有樹種、采購進口草木不采購本地草木、增加栽種密度卻不適度栽植等,不僅破壞了農村的生態,導致大量古樹名木在遷移中死亡,還滋生出一條“黑色利益鏈”,為權力尋租留下了潛在空間。
園林綠化扮靚了城市,是每個市民看得見、摸得著、能切實感受到的公共工程,政府不斷加大對城市改造、形象提升投入,卻出現了難以均衡的、在更深廣度上分享“綠色福利”的新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日前住建部在貴陽舉辦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調研會”上,一些業內人士進行了廣泛討論,認為園林綠化行業發展正面臨著多重困境,其中首當其沖的是缺乏國家層面法律的制約規范。
據了解,目前城市綠化唯一的法規是國務院1992年頒布的《城市綠化條例》,而與園林相關的,尚沒有國家層面的法律。
“由于無上位法,無立法權的地級市出臺的實施細則就沒有實質意義。”貴州省遵義市園林局總工程師夏正賢說。
“管理機構不統一、工作人員變動大、專業人員缺乏。”四川省住建廳風景園林處副處長李銳認為,城市園林綠化體制存在多頭管理問題,一些市、州城市園林綠化管理體制不盡相同,有林業和園林管理局、公用事業管理局、城市管理局等不同部門行使城市園林綠化行政管理職能,影響了園林綠化工作的連貫性、法律法規執行的嚴肅性。
“城市綠化發展理念相對滯后,技術陳舊,尚未形成正確的發展取向。”湖北省住建廳調研員張興說,由于園林綠化技術缺乏創新力和競爭力,園林科技創新成果較少,技術手段和設施設備比較落后,導致建設管理水平低、成本高、質量差,大樹古樹風、模仿風、小品風、草坪風、鋪裝風屢禁不止,水景無水、樹木死亡、高價建綠等屢見不鮮。
“邊緣行業”不“邊緣” 亟待正名與規范
有媒體評論認為,過去人們認為市政綠化部門是個“清水衙門”,工程量很小,不過隨著城市建設進程的加快,市政綠化領域的職務犯罪逐年增多,必須健全綠化行業規范,堅決杜絕為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機。
“園林綠化亟待制訂或修訂出臺國家層面的新法律法規,對園林從業人員資格、園林規劃設計施工企業資質、園林規劃建設管理保護等做出明確的設定規定,否則將嚴重制約城市園林綠化的持續發展。”浙江省住建廳主任科員龐曉昆說。
廣西住建廳規劃園林處處長蘭燕認為,目前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資金的投入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建議根據城市發展需要,確定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資金投入所占當地城市國民經濟總量的比例,給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資金投入提供政策依據。
一些專家指出,要規范園林綠化行業,須建立市場化的資源配置模式,使有可能“綠色腐敗”的政府部門,從最直接的參與者轉變成市場監督者,正確地站在公共服務者的位置,與公眾形成合力,共同約束、監督市場化的公共服務提供商。
“園林行業要‘打假’、要‘回歸’、要‘正名’。”湖北省咸寧市園林局局長李光說,“園林不是簡單的種花種草,大樹、名樹、假山也不是真園林,園林是一門藝術、一種文化。園林綠化建設似乎是政府的‘面子工程’,實際是關乎社會福利公益的‘里子工程’,園林行業需要建立一支穩定規范的隊伍、機構,為公眾做好事、服好務。”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蒙草生態:預中標3.5億元PPP項目
2017年7月17日公告,公司近期參與了五原縣綠化景觀工程建設PPP項目的投標,項目建設單位為五原縣人民政府,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采購網2017年7月13日發布預中標公示,公司預中標五原縣綠化景觀工程建設PPP項目,預中【詳細】
河南汝州:快速推進國家園林城市創建
記者從汝州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指揮部獲悉,去年以來,汝州市以城市綠化為重點,快速推進城市綠化建設,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突出規模做大、景色做新、環境做美,高標準規劃、大手筆投入、快速度推進,汝州市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詳細】
湖北十堰:竹山被評為省級園林縣城
日前,從竹山縣住建局獲悉,省住建廳日前發文授予竹山縣城“省級園林縣城”稱號。【詳細】
福州市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工作有序推進
2016年以來,福州市園林局大力推動綠城、花城、水城建設,目前正在實施的園林綠化項目為66個,綠化建設面積180萬平方米,綠化建設投資約12億元,已完成綠化建設面積56萬平方米,完成綠化建設投資1.3億元。完成綠道長度10.8公里,完成投資6240多萬元,城市綠道累計長度近150公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