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首發蓮瓣蘭質量等級標準
9月24日,記者在云南省花卉產業辦公室舉行的《蓮瓣蘭質量等級》標準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蓮瓣蘭質量等級》(DB53/T376-2012)標準于今年4月正式由該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頒布實施,這標志著國蘭主要品類蓮瓣蘭產業化進程開始進入實質性階段。
據云南省蘭花協會會長劉興邦介紹,《云南植物志》記載,云南蘭科植物有135屬、764種和16個變種,占中國蘭科屬的78.95%和種數的61.27%,其中蓮瓣蘭主要集中分布在云南,云南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蓮瓣蘭之鄉。云南民間有600多年的養蘭傳統,2011年,全省國蘭種植面積達2.6萬畝,產量近3億株,產值達84億元,其中蓮瓣蘭占國蘭總量的80%以上。全省涌現出了一批專業化、規?;M行精品、名品國蘭商品化生產的企業和大戶,很多種植者還總結出了諸多國內領先、適用的生產技術,成功攻克了蘭花種植中的一些核心技術。與此同時,他們還借鑒大花蕙蘭、鮮切花等已實現產業化生產花卉品種的成功經驗,不斷開拓國蘭新市場,為國蘭走向千家萬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加快國蘭產業化進程提供了良好保障。
雖然云南國蘭生產在群眾基礎、種植技術、產品規模等方面已具備較好的發展優勢,但因種植分散、同一品種規模小、生產多樣化,加之制約國蘭產業化發展的一些技術難題至今還未徹底解決,國蘭生產與專業化、規?;藴驶?、集約化的生產要求尚有差距。特別是在蓮瓣蘭標準化建設上,國內尚無直接經驗可循,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蓮瓣蘭產業化發展。
針對國蘭生產現狀,2010年9月,云南省花產辦與省蘭花協會達成共識,提出要實現國蘭產業健康持續發展,需按照市場需求,走質量等級標準先行的戰略之路,并把制定蓮瓣蘭質量等級標準作為蘭花標準化工作的第一步。經過10余次的集中修改,于2012年初完成了《蓮瓣蘭質量等級》標準的全部編制工作,通過了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專家評審,完成其申報工作。2012年4月,《蓮瓣蘭質量等級》標準正式頒布實施。
該標準按照發苗率高、萌花率好、性狀穩定、易鑒別、知名度高、觀賞性強、有一定規模、適合大眾消費等指標,從目前云南最具商品化、規模化開發價值的蓮瓣蘭品種中,優選出‘大雪素’、‘白雪公主’、‘黃金海岸’、‘劍陽蝶’、‘星海蝶’、‘奇花素’、‘滇梅’、‘點蒼梅’、‘春蕾’等9個蓮瓣蘭品種作為代表制定標準。同時,該標準還參照國內大宗花卉產品的分級方法,創新性地將蓮瓣蘭質量等級分為“一級、二級、三級”三個級別,采用形質等級和規格等級相結合的方法對其質量等級進行判別,以5個假鱗莖為一個基本判定單位,對總葉片數、葉片長度、葉片寬度、花莛、花朵數等數量指標進行分級,其中株形適中、花莛數不低于3箭,花朵數不低于6朵的為優級品。
中國花卉協會蘭花分會秘書長朱根發認為,云南蓮瓣蘭等級質量標準的頒布實施,是繼《廣州市墨蘭栽培技術規范》頒布實施以來的第二個國蘭標準,是國蘭產業界的一件大事,更是產業化發展進程中的喜事。云南省質監局巡視員石克燕說:“蓮瓣蘭是云南極具優勢的特色花卉品種,只有加快蘭花標準化體系的建設才能持續鞏固云南花卉大省地位,不斷推進國蘭產業化發展,云南蓮瓣蘭才能擠占國內外高端市場。”
“標準的出臺對于企業而言是挑戰,更是機遇,目前云南的種植戶中有一半以上達不到標準的要求。”御蘭貿易公司總經理肖宗全從事蘭花行業已有20多個年頭,他對國蘭的標準化有切身的感受,“此前我們發往北京、上海等地的蘭花沒有統一的標準,有些并不符合他們的5棵苗、3個花苞的要求,出現退貨也是常事。北京、上海等省的蘭友也曾炮轟云南蘭花,認為云南蘭花的雜志和網站登載的蘭花多為不實,有欺詐蘭友之嫌,原因同樣是因為云南蘭花沒有商品標準。因此,蓮瓣蘭等級質量標準的出臺可謂是恰逢其時。”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人居”環境標準升級 主題園林成好宅標配
近年,全國大型房地產開發商齊聚成都淘金,成都房地產市場舒居型住宅層出不窮。此外,養老住宅、旅游住宅等新概念住宅產品日益增多。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下,開發商們不僅要提供硬件意義上的房屋,在社區環境、物業服務等軟件上也需下足功夫,主題園林社區應運而生。【詳細】
江蘇確立“生態園林城市”標準
2月8日,省政府公布了《江蘇省生態園林城市標準》,列出了省級生態園林城市入選標準,總共10大項50小項。【詳細】
城鎮化建設“瞄準”量質齊升
國務院日前印發的《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年)》(以下簡稱《綱要》)引起社會各界關注。【詳細】
我國重要農林產品加工將有標準可依
由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牽頭申報的科研項目“重要農林產品現代加工質量提升共性技術標準”日前啟動,項目研究團隊由20家農林標準化研究單位組成,形成的科技成果將為我國農林產品加工產業提供急需的重要農林產品加工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