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公布2011年全國花卉統計數據顯示
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日前出爐2011年全國花卉統計數據。統計顯示,2011年,全國花卉種植面積102.4萬公頃,相比2010年增長11.6%;全國花卉銷售額約1068.5億元,相比2010年增長23.97%。這兩項增幅創下近年來新高。不過,在花卉出口上,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花卉出口增幅放緩,2011年全國花卉出口額約為4.8億美元,僅比2010年增長4.3%。2010年全國花卉出口額同比增幅為13.9%。
從統計數據看,2011年花卉種植面積排在前五位的省份和2010年相比,位次未發生任何變化,依次為江蘇、河南、浙江、四川和湖南,種植面積分別約為12.5萬公頃、11.2萬公頃、9.4萬公頃、7.4萬公頃和7.1萬公頃。其中江蘇還是觀賞苗木以及種苗種植規模最大的省份,其行業領頭羊的地位無人撼動。
2011年,花卉種植面積增長速度排名前五的省份則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以177.2%的增幅奪得冠軍;北京、湖北、福建、吉林則分列2至5位,與2010年相比,其種植面積增長幅度分別為142.8%、53.2%、48.2%和38.6%。其中,新疆增幅較大主要是因為本身種植基數較小,加上西部開發等因素促成城市建設加快,使得其花卉種植面積由2010年的1882.7公頃迅速增長至2011年的5218.1公頃,銷售額同比大增56.0%。在花卉出口額、花壇植物種植面積下降的情況下,新疆的觀賞苗木和種苗用花卉種植面積大增1848.2%和3629.0%,也印證了城市建設對于花木生產的促進作用巨大。新疆與中亞許多國家接壤,若能打通正常的出口渠道,其花木產業還將再上一個臺階。北京的增幅貢獻則主要源自草坪種植面積大增,從2010年的587.1公頃迅速增加至2011年的9235.3公頃。湖北省的花木種植面積增幅躍居第三不出意外,近幾年來湖北一直在致力打造中部崛起龍頭省份,城市建設對于花木的需求顯著增加,并有許多企業在籌建新興的花木產業帶和大型花木市場。
在統計數據銷售額一欄中,除遼寧、吉林和上海市出現小幅下滑外,其余省市皆有或多或少的漲幅,說明國內居民對于花卉的消費能力穩步提升。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出口環境不理想的條件下,各省市通過對產業結構以及生產規程的調整,仍然有過半數的省份出口取得了增長,其中江蘇以出口花卉3814.6萬美元穩居各省之首,比2010年增長了46.7%。
從花卉生產經營實體角度分析,2011年我國花卉從業人員達到467.7萬人,比2010年增長2.1%,其增速遠遠低于花卉種植面積的增幅。目前各個花卉產區、企業“缺兵少將”現象十分明顯,農業行業起步工資較低、工作環境艱苦,對于畢業生吸引力較弱是花卉行業招工難的主因。2011年國內花卉市場3178個,大中型花卉企業12641家,同比增長分別達11.0%和19.1%,國內目前正興起一股花卉市場“建設熱”,不管是一線城市還是二線城市都在規劃大型的花卉市場,但其經營范圍和經營方式面臨同質化的問題,甚至一些市場是借花卉市場之名征地,轉而去做其他領域,因此無論是政府還是相關企業對于花卉市場的建設還是應該做更詳細的考量和規劃。
2011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不少省市的花卉生產可能仍處在調整階段,加之全球不少國家經濟不景氣,因此在納入統計的各大類花卉中,不少項目出現下滑之勢。在統計的十多個大類中,觀賞苗木、使用與藥用花卉、工業及其他用花卉、盆栽植物類、鮮切花類位居前五,而草坪的種植面積增幅最大,2011年比2010年增加了46.1%。相比之下,種球用花卉的種植面積減少較多,2011年比2010年減少了5.8%,由于國內種球大多數還是依靠進口,在氣候以及其他因素影響下,加之這幾年百合等切花價格波動浮動較大,出現下降并不令人意外。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花卉界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花卉領域兩項成果獲獎,分別為南京農業大學菊花課題組負責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發棣主持完成的【詳細】
北京盆花淡季來襲行情持續走低
7月以來,天氣炎熱,北京盆花市場迎來淡季,整體銷量下滑,走貨緩慢。紅掌價格與上月相比無較大變化;蝴蝶蘭主要為租擺拿貨,價格與上月持平;鳳梨品質高的走貨量大;綠植、小盆花等走貨量下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