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城市二十年"系列:江蘇園林綠化成就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1992年,為促進城市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提高城市綠化水平,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國家建設部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了開展園林城市創建活動,自此,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得到各界的高度重視,園林綠化發展邁入跨越式階段。今年是園林城市創建二十周年,住建部將啟動一系列活動,紀念并推廣我國各省市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取得的非凡成就。中國風景園林網將為您推出系列文章介紹各省市這二十年來在園林綠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在二十年的創園工作中,江蘇省以創園為契機,大力發展本省園林綠化事業,走在了全國各省市園林綠化工作的前列;同時在創園工作中,他們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和難題,在探索和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本文著重介紹江蘇省這二十年園林綠化事業的成績和經驗。
自1992年開展創建園林城市活動和2001年《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綠化建設的通知》(國發[2001]20號文件)頒布以來,江蘇省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20年來我省以園林城市創建為主要抓手,推進全省城市園林綠化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工作的全面發展。在"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實踐中,建立專家指導機制,因地制宜開展工作,以科學理念引導創建,不僅推進了城市園林綠化事業的健康發展,還有效促進了城市綜合水平的提升。目前全省國家園林城市(縣城)28個,6個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試點城市,4個國家園林小城鎮,蘇南及沿江城市基本實現"園林城市"建設目標,國家園林城市(縣城)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一、二十年奮斗路 城市園林綠化綜合效應顯著
江蘇省高度重視"園林城市"創建活動。通過各城市各部門共同努力開展創園活動,城市園林綠化的綜合效應顯著,主要表現在:
一是維護城市地域風貌,挖掘城市文化內涵,彰顯個性特征。創建主題的確立充分結合地域文化和特點,通過對城市自然地形地貌和歷史文化的系統梳理,促進城市規劃建設向尊重自然、合理布局、營造特色、優化環境的方向發展。創建過程成為城市風貌特色和文化內涵不斷挖掘、明晰和彰顯的過程,創建的實踐為城市生態環境改善和理性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二是通過創建園林城市,政府樹立了生態優先的理念,全社會激發了關注生存環境和參與園林綠化建設的熱情。通過規劃建綠、拆圍透綠等方式切實改善了中心城區、老城區的環境問題,市民居住環境質量顯著提升。城市市容環境整治、垃圾無害化處理、污水處理等工作也得到有效推進。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山東12個縣(市)達到省級園林城市標準
近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于對2018年省級園林城市(縣城)評價情況的通報》。 根據《山東省城市(縣城)園林綠化評價辦法》(魯建城建字〔2017〕18號)要求,我廳組織開展了2018年省級園林城市(縣城)評價工作,現【詳細】
安徽省召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
8月14日,住建廳在阜陽市召開了全省園林城市(縣城、城鎮)創建工作推進會。有關市、縣(區)園林綠化行業管理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會議邀請了中國城建設計研究院城鄉生態文明研究院院長王香春作如何推進城市園林綠化科學【詳細】
園林中陽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陰影中的草坪
對于花園的道路來說,觀賞草可以構成令人喜悅的道路邊緣,但是,這樣的邊緣需要很精心的維護,否則景觀也許會不盡如人意。為了邊緣草坪的修剪,寬闊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機來修剪;這種方法尤其適合用于沿道路兩旁的緩坡地形【詳細】
園林水系池岸景觀設計
近來,環境景觀越來越注重水體,無水不靈;有的房地產公司還提出戶戶開門臨水的要求。而在實際操作上,水面邊岸則是易被忽視且不易設計、施工好的項目。其所占投資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