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業發展:“大都市圈”將是城市化主體
我們一直在反思老的地產做法都不行,新的需要怎么做。我們需要加速城市綜合運營模式的轉型,模式創新可能是中國地產企業的一個大形勢。
從大的形勢來看,房地產業仍然是拉動經濟最重要的產業之一。目前我們處在一種行政式的休克調控,將來一定會逐漸退出,市場化的模式可能會持續地存在。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繼續延續過去的房地產開發方式,肯定會出現大浪淘沙的情況,企業會開始分化,一些企業實力增強,一些企業就出局了。
城市化要加快、要提高,跟我們地產業息息相關。中國城市化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兩個現狀,一個是一線城市特別是大公司的利潤在壓縮,但是卻仍然有較大的品質提升空間;第二個就是大城市圈將成為中國城市或中國的城市化發展的新形式,將來的基本情況還是大量的土地供應來自于二、三線城市和大都市圈周邊城市。
我們的理念,一是要推動都市圈城市的新生,依托高端化的模式迅速推動城市化進程;二是要聚焦一、二級聯動,在規劃和戰略整體設計上保持效益最大化;三是致力于綜合發展,引進大批非地產行業的產業資源輸送到地產行業中來。
我們提出了一些支撐體系,一些模式,提出了高端的旅游產業,有奧特萊斯的模式,有潮流的文化產業模式等等。如果能夠堅持這種創新,能夠把其他產業附加值輸送到地產業中來,就一定能獲得新的發展空間。所以我們的視野不在于地產,可能在于城市,不在于項目,而在于產業。
當然,綜合運營離不開金融,但金融行業生態并不好,現在我們通常是用短期的資金來做長期項目,在城市綜合運營方面,下一步要做好融資這個非常重要的事情,不然沒有資金也就很難做好模式創新。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中國城市化質量評估報告》出爐
記者從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獲悉,由該研究委員會和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詳細】
特色小鎮建設:三大問題及應對之策
自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以來,形勢喜人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錯誤的苗頭和認識偏差,這需要我們及時理清和調整。當前,我國特色小鎮發展存在三大問題:以招商引【詳細】
徐林:城市化是中國未來最重要結構性改革
按照維基百科的定義,城市化是隨著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產業結構不斷升級過程中是農業勞動力像非農產業轉移就業、農村人口向城市地區集聚居住,以及整個社會不斷適應這一變化的過程。我特別關注后面這句話,"整個社會不斷適應這一變化的過程"。【詳細】
中國城市化過程中的階級分析
城市化就是從以農村為主的社會,向以城市為主的社會轉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社會的各階層不斷重組、分化。【詳細】